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11月12日,我校党委统战部在学生活动广场举办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党委副书记谭忠,党委常委、副校长高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正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学校各民族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通过民族知识宣传、民族文化艺术表演、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体验等多种方式,多方位、系统化展现我校近年来在促进各民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

主舞台上,当灵动的筝弦邂逅激昂的旋律,传统的韵味碰撞时代的节拍,古筝合奏《金蛇狂舞》以明快有力的节奏、活泼生动的旋律,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金蛇舞动、锣鼓喧天的喜庆图景;维吾尔族舞蹈《库尔勒》舞姿轻盈飘逸,动作充满激情与生命力,既有柔美的线条感,又蕴含优雅的韵律;独唱《身骑白马》以闽南语的婉转戏腔碰撞流行曲调,让在场师生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深情坚守,以及传统戏曲与现代流行融合的独特音乐魅力;藏族舞蹈《次仁拉索》通过圆顺的膝部屈伸、流畅的身体动律和优美的手臂线条,展现自由奔放、轻松欢快的节奏,同时融入藏族舞蹈特有的颤膝技巧和步伐配合,慢板部分舒展优美,表达对生活的向往,快板则灵活奔放,突出豪放活跃的情绪;合唱《中华民族一家亲》通过音乐语言展现中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守望相助、共同奋斗的深厚情谊,传递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精神,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金蛇狂舞》

《库尔勒》

《身骑白马》

《次仁拉索》

《中华民族一家亲》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体验区,活动融合我校专业特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设立了漆扇、簪花、水拓丝巾、中药香囊体验区和少数民族知识问答活动。从视觉观赏到动手体验,从实践操作到知识学习,全方位的体验设计,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活动中触摸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现场人潮涌动,欢笑声、点赞声络绎不绝,氛围热烈活泼,获得了参与活动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现场参加体验活动的同学们也感触颇多。管理(无障碍管理)学院维吾尔族学生伊丽姆努尔·麦麦提艾力说:“在此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中,我惊喜地发现‘无障碍’的理念与‘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核是如此同频共振,这对我而言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专业实践课。它让我更加明确,无论是推动社会的无障碍化,还是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一个更加平等、包容、和谐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消除隔阂的‘桥梁’,用我们专业所学,去传递理解,去连接彼此。”
人工智能学院藏族学生尼玛拉姆感性地说道:“最让我深受启发的是‘共同体’这个概念,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格局,它让我认识到要将所学的技术,去做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超级智能体’的维护者和宣传员,我们每一颗‘石榴籽’都能在时代的算力下,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特殊教育学院回族学生刘宸宇表示:“作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一个都不能少’的真谛。我坚信,民族团结的伟大图景,不仅在于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更在于为每一位特殊需要的孩子点亮融入社会、共享发展的明灯。通过专业的支持与全纳的胸怀,我们努力让无论来自哪个民族、有何种能力差异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感受到归属与温暖,共同凝聚起包容、平等、团结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我校坚持统筹谋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传统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元素,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和民族文化活动体验,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生动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促进各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引领全校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进“五个认同”,共同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文/陈雅露 图/梁丹 编辑/陈雅露 宋宁宁 审核/高飞 胡博 冷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