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时 | “四海同音推普筑梦实践团”赴安徽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

来源:人工智能学院日期:2025-07-16浏览:13

为深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711日—13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四海同音推普筑梦实践团”走进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明光市等地,聚焦老年人群体需求,开展“智慧助老·乡音传情”推普专项行动,通过场景化教学、文化浸润和结对帮扶,提升乡村居民普通话应用能力,赋能乡村治理与数字生活。

团队深入南陵县何湾镇丫山村、明光市明东街道新塘社区等地,通过问卷、访谈开展老年人语言使用痛点调研,结果显示,当地50岁以上居民普遍方言依赖度高。走访调查得知此现象与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等因素有关。此外,早期教育薄弱和新媒体渗透不足,也限制了普通话的普及。

基于此,团队设计“智慧生活+乡村治理”双模块课程,围绕就医挂号、手机支付、农技培训等高频场景,开发了《普通话实用手册》,让老年人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也使普通话能够被切实应用于各个生活场景。团队组建“1名大学生+3位老人”学习小组,志愿者每周入户2次,以“慢速教学+方言对照”形式降低学习难度,使老年人更易学习与接受。

同时,为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团队精选《悯农》《乡愁》《荷塘月色》等贴近乡村生活的诗词作品,将村民齐聚一堂,由志愿者逐句示范,帮助老人用普通话演绎乡土情感,营造“人人学说普通话”的氛围。

此次安徽推普专项覆盖老年群体180余人,96%参与者掌握至少50句生活用语,丫山村居委会更将普通话培训纳入村民议事会前“10分钟微课堂”,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还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团队负责人杜泽元同学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语言需求,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城乡、畅享数字生活的“金色桥梁。在未来,团队将继续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巩固和扩大推广成果,让普通话在农村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文/屈楠轩  /孙圆圆  编辑/李昀熹  宋宁宁 审核/丁雯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