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特举办“智教融合 提效赋能”专题教师培训

来源: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合署)日期:2025-07-10浏览:33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提升全校教师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推动AI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我校78日至9日举办“智教融合 提效赋能——人工智能与教学科研融合的应用实践”专题教师培训。全校340余名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反响热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彬江在培训现场了解各组培训开展情况。

本次培训为期两天,覆盖全校所有学科组别,通过主题讲座、工作坊、实操演练及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培训特别邀请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及超星集团等高校和单位的专家学者,为教师们带来前沿的技术分享与实践指导。

78日上午,文科三个小组分别围绕AIGC赋能教学与教育研究”AI赋能的科学研究”AI提示词工程与课堂应用”主题,系统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逻辑、教学场景落地路径及科研范式革新,深入剖析AIGC赋能教育的SWOT框架,通过Prompt设计原则解析、备课出题模板调试及课堂反馈优化,强化语言教学场景的智能化落地培训通过实操演练,让教师们掌握了Prompt设计原则及常见模板,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新思路。

艺术组结合学科特色展开探讨。美术与设计学院以“人工智能与设计的未来——教育与产业的协同进化”为主题,深入剖析了AI在设计流程中的角色演变及其对设计教育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MidJourneyAutodesk生成设计等工具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教师们对设计教育未来的无限遐想。音乐与舞蹈学院以“人工智能与音乐教育”为主题,探讨了AI在音乐创作、个性化音乐生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通过多个实践案例,展示了AI如何赋能音乐教育,提升音乐系统的个性化与共情能力,引发了教师们对未来音乐教育的深入思考。

理工组围绕“AI赋能的智慧课程建设”主题,介绍了AI课程目标建设、知识图谱构建等关键技术。通过实操演练,教师们亲身体验了AI在教学设计、智能出题、资源检索等方面的应用,为智慧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78日下午,各学院围绕培训内容进行分组研讨,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7月9日上午,专家围绕“国社科申报新变化及应对策略”主题,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点方向、申请书撰写以及申报内容的新变化入手,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申报书撰写的要点、技巧和注意事项,强调申报书必须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热点,严把选题关与论证关,注重细节与方法方能脱颖而出。专家建议,申报者应立足自身研究基础,选择兼具创新性与现实意义的课题,确保研究内容的逻辑严谨与体系完整,以便评审专家精准把握核心价值。

本场讲座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提升了我校教师对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核心要素及常见问题的认识,是学习进行有组织科研的具体体现,为学校突破高层次科研项目瓶颈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次“智教融合 提效赋能”专题教师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更促进了AI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通过案例分析、工具实操与互动研讨,教师们对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未来的教学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校将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文/牟雨婷 图/牟雨婷 师琪 符昱叶 盛颖涵 葛天逸 韩晓庆 孙莹 冯亚雄 胡岳 编辑/宋宁宁 审核/葛修娟 张居晓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