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励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891班盲教育专业毕业生华桂明、993班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陈晶晶、092班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王晶平荣获“全国优秀教师”,952班聋教育专业毕业生印邦枝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他们的先进事迹如下:
华桂明:照亮盲童人生的“光明使者”
华桂明,江苏扬州特殊教育学校茉莉花盲童管乐团指导老师。华桂明毕业后来到扬州特殊教育学校从事盲童音乐教育工作,在学校支持下创立茉莉花盲童管乐团,甘作众多盲童们的眼睛和明灯,许多盲童在他的指导下带着音乐的梦想走上国际舞台。他带领乐团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和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表演。曾荣获“中国好人”“江苏最美教师”等荣誉。
他爱生如子是盲童光明路上的“眼”
1993年,20岁的华桂明特教师范毕业,来到扬州特殊教育学校,实现他的理想——盲童音乐教育工作。刚工作的他与盲生同吃同住,成为他们的“爸爸”,每天带盲生熟悉教室、食堂,帮他们洗衣、做饭,教他们乐器,带他们演出。盲童音乐教学有着异乎寻常的困难,他经过长期探索和努力,首创“唱练背合”的盲生音乐教学模式,在全国特教界享有盛名,南京盲校、临沂特校、南通特校等多所特校音乐老师专程来扬观摩学习。
三十年来,他以一己之力致力于学校盲童管乐团发展,从每周带盲童回自己家改善伙食,到后来每年带领盲童参加省内外汇演比赛,用爱创下了许多特教奇迹。盲人音乐家吴晶在她出版的传记中写道:“华老师是我一生中永远不会忘记的人,在我最苦最困难的时候,是他给了我温暖和希望。我能够坚持练习长笛,直到站上国际舞台,是因为我遇到了华老师。”盲人音乐家谭伟海在广州亚残会开幕式上接受采访说:“没有华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他就是指引盲童音乐人生的那双“眼”,带领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他敬业奉献是盲童成功路上的明灯
三十年来,华桂明每天清晨第一个到校带领盲童们排练。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他都是利用早、中、晚班外时间和周末时间训练,付出了比其他老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从未和学校提过任何要求。2013年6月,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前夕,华桂明查出背部脂肪瘤,为了不影响大赛,在学生期末考试暂停排练期间抓紧手术,术后不到一周就从医院赶到学校排练,7月份克服病痛带领学生去福州参加全国汇演,一举获得全国唯一的特等奖。
2017年8月华桂明体检查出肺部问题,因为与其他管乐团约定了10月份在南京开展国际艺术交流,他直到音乐会结束才进行手术。手术后的他仍心系校庆节目,再三央求妻子送他到校给盲生指导、鼓劲。妻子对他时有埋怨,觉得他对学生的付出比对儿子还多,但华桂明却觉得这些盲童的成长更需要老师,多辛苦帮助他们一点,就会有更多的盲童实现梦想。
华桂明用三十多年的奉献像明灯一样照亮了一批批盲生的音乐路。
陈晶晶:20年在一线书写南特风采
陈晶晶,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生活语文教师,2004年从南京特师毕业后,一直在特教一线。她热爱特教岗位、热爱特殊学生,用坚定的脚步书写着一名南特人的风采。
扎根一线,深耕课堂
20年的工作生涯中,她有1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关心特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她带的班级班风淳朴,学风优良。特殊学生的残疾类型多种多样,她积极寻求教育策略,用专业知识、创新思维改变课堂、提升质量,努力帮助特殊的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20年来,她的毕业生中有多人成功就业,实现了生活自立。成就学生的同时,她自己也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收获颇丰,受到了领导、同事、家长的一致好评。
创办卫星班,促进融合
为了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回归主流群体,2016年她主创了金华市第一个融合教育卫星班,并担任首任班主任。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卫星班尚属新鲜事物,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她身体力行开展研究,探索卫星班的班级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不仅为特殊学生有质量地融入普校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也为金华后续7个卫星班的建设和开展树立了样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金华市承担浙江省卫星班建设现场会,金华市多年来在卫星班建设方面的成果得到展示,获得省教育厅领导、专家和特教同行的一致肯定。
教师团队,硕果累累
除了是一线的特教教师,她还兼任金华市特教教研员,深知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促进区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她潜心研究,深入实践,推动全市特教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团队教师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大赛获奖。为了发挥优秀教师“以点带面”的作用,她在浙江省率先组织成立了“融合教育‘种子教师’工作室”,获评“浙江省特殊教育十大亮点项目”等。
无偿送教,青春闪耀
磐安县是金华市目前唯一没有公办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特殊教育基础薄弱,专业师资力量匮乏。陈晶晶老师得知情况后,组织优秀教师分组赴磐安县送教,并深入课堂上教学示范课,指导教师上课和开展个别化教育。多年的坚持初见成效,在她的指导下,磐安县教师的特殊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不仅在金华市级比赛中成绩优异,还有多位教师在省级大赛中崭露头角。
作为特教战线的一员,她从不后悔做特教老师。“一生专注一件事”是特教人的奋斗底色。今后,她将继续扎根特教这片土地,书写践行特师人更美的华章。
王晶平:扎根阜南教育
王晶平,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一级教师。2013年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独自走出青海故乡,在安徽阜南这片陌生土地上执着前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都无法磨灭她的信念,她始终辛勤耕耘在特殊教育一线。
坚守初心 情系特教
她是一个无微不至的教师。母亲是她唯一的依赖,然而当母亲病重,她紧急请假回家陪护一个月,她面临着巨大的挣扎和痛苦。那段时间,她每日照顾病弱的母亲,日夜不停。她看着母亲的脸色一天天地苍白,她的心如刀割,愿意付出所有,只为换取母亲的健康。可是,在母亲的病床前,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返回阜南县。她放心不下,在三千多个日夜里,她与那些孩子们相依相伴。她知道,她离开的那一刻,那些孩子们的眼神会空洞,她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为了他们,她选择了坚持。
静候花开 无声世界深耕耘
小汐让王晶平印象深刻,那时她才两岁,中度听力损失,双耳佩戴助听器,每天王晶平走到哪,她就跟到哪,眼睛里时不时地还闪着泪花,这时王晶平会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让她明白老师也会像妈妈一样爱护她、陪伴她;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小汐进步很快,在王晶平的呵护和陪伴下,她从刚进学校时咿呀学语到顺利与他人交流。现在的小汐已经是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生了。
小栋是王晶平送教上门的学生之一,重度脑瘫儿,伴有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控制能力较差,手眼不协调。在和他妈妈交流中,说着说着,小栋的妈妈就哭了,王晶平心里也很难过,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这位妈妈做点什么。后来她根据小栋的情况制订了符合他的教学计划,经过无数次锻炼,现在的小栋可以独立完成多项精细任务,手也可以抓握一些物品。
然而,岁月不饶人,夜以继日的工作让王晶平身体操劳过度,一次,她在教师宿舍卫生间倒下,无力地躺在冰冷的瓷砖上。然而,即便是这样,她依然坚韧不拔,没有向任何人抱怨一句。
11年来,王晶平始终坚持在特教一线,每次领导来检查工作,她如数家珍地介绍每个孩子的信息,眼里闪着光芒。不管是上级领导来校视察,还是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都忍不住夸赞孩子们聪明能干、有礼貌。
王晶平用无私的爱告诉孩子们,无论生活怎样艰难,都需要有个信念,那就是坚持。
印邦枝:特教园地“护花人”
印邦枝,中共党员,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作为一名特教园丁,25年来她一直深耕在特殊教育的园地中,坚守特教初心,践行党员使命,辛勤哺育残缺的天使,静候每一朵花开。
扎根苏北,甘做“护花人”
1999年,印邦枝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从江南水乡踏进了苏北农村这块急需特教专业人才的特教园地。为了与孩子们建立感情,尽快熟悉和适应相互的手语,印邦枝几乎每时每刻都和孩子们在一块儿,上课时她主动请有残余听力的孩子做翻译,边学边教;课后她带孩子们跳舞、捉迷藏、打乒乓球,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晚上,她就在女生宿舍值班,和孩子们聊生活、说学习、谈未来。渐渐地,孩子们对她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对她笑了,会主动跟她打招呼了,他们会在作文中写下“老师,我喜欢你”;印邦枝的椅子腿坏了,他们悄悄帮她修好;教师节,她还收到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那是一张算不上精美的手工贺卡,那也是对她日夜付出的最好肯定与鼓励。也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决心,要留下来!
以爱育爱,化身“老师妈妈”
印邦枝一直担任班主任,孩子们住校,学习、生活、心理等事事需要操心。她关心每一位特殊需要学生的发展,对构音困难的孩子,她一遍遍拿出小镜子,拿着孩子的小手触摸自己的唇部和喉部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唇型和声带的振动,嗓子哑了,喉咙肿了,她也毫不在乎,直到孩子能大胆发出哪怕不是那么标准的音,对她恍如天籁,再多的苦累她也无怨无悔。班里的孩子们虽然不善表达,但是在老师的教育下他们都特别孝顺、懂事。小汉同学的妈妈生病去世,爸爸一个人把他拉扯大,为了分担爸爸的生活重担,农忙的时节他都会请假回家帮爸爸干农活。每次农忙回来时,他的双手全是血泡,眼里满是血丝,印邦枝拉着小汉的手忍住眼泪,带回家做顿好吃的,再给他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她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能给他的爱还可以更多。”2012年小汉同学被评为“省美德少年”,载誉归来,小汉多次要将那枚铜质的奖章送给“老师妈妈”,感谢她的教育和培养。
送教上门,悦纳“每一个”
跟普通教育不同的是,有些重度残障无法到校就读的孩子需要老师们送教上门。小颖就是印邦枝送教的一个孩子。开始去小颖家的时候,小颖总是躲到柜子里怎么都不肯出来。就在大家为难准备放弃的时候,印邦枝看着孤独地蜷缩成小小一团的小颖,决定再试一试。印邦枝拿出带去的教具,一件一件地向小颖展示,手舞足蹈地做着夸张的动作,只是为了让小颖能多看她一眼。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从开始探出头,到慢慢靠近,印邦枝的功夫没有白费,小颖渐渐地和热情开朗的印邦枝熟络了起来。印邦枝和团队成员给小颖制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一起为小颖精心挑选和制作教玩具,应用学校开发的特色手工课程大布书开展游戏化教学,利用布书中的摘苹果、数数字、找同类、系鞋带、晾衣服等小颖常见爱玩的小游戏引导小颖在玩中学,进行手部精细动作练习,培养小颖辨别色彩的能力、记忆能力、观察思维能力等。
25年来,她已然成为特教园地的护花人,她以满腔热忱守护着这方特教天地,先后被评为“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荣获“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她的事迹多次被江苏省教育频道、“学习强国”地方学习平台,江苏工人报、宿迁日报、泗洪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整理自江苏教育发布 宿迁教育发布 扬州教育在线 阜阳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