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纯正的白色?如何进行曝光补偿?如何锁定拍摄焦点……跟随老师的讲解,通讯员们纷纷举起手机,或对准台上老师,或对准旁边同事,时不时按下快门键,好奇地尝试着新学的拍摄技巧。
3月24日至25日,我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共40余名通讯员前往溧水开展宣传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校党委副书记谭忠出席培训闭幕式并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谭忠结合自身宣传工作经历与大家分享体会,鼓励各位通讯员明确定位、树旗帜。关于做好宣传工作,他提出,第一,要“守”,守住政治的底线,守好意识形态的阵地;第二,要“攻”,做到知教育、知学校、知部门、知岗位,主动挖掘新闻线索,用优秀的新闻故事吸引人;第三,要“美”,要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新闻宣传的艺术性。最后,他鼓励党委宣传部要以本次培训为起点,抓好通讯员队伍的管理,发挥团队力量,共同把学校宣传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传递好南特声音。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正东在开班仪式上指出,此次培训班的开展既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迫切要求、提升学校宣传工作质量的客观要求,更是回应各单位迫切需求的切实举措。希望大家珍惜此次机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学习意识,大胆开拓创新。
如何拍出好照片?扬子晚报视频新闻部主任、江苏省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宋峤认为只有热爱摄影这件事才能拍出好照片。基于常用摄影理论知识的普及,他在题为《提升审美才能拍好照片》的讲座中,用丰富的摄影案例和工作经历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拍好照片。“摄影不能写流水账”“光是摄影的灵魂”“逆光更高级”,生动有趣的讲解勾起了大家对摄影的浓厚兴趣。针对老师们经常遇到的拍会议场景,他给出了“居中对称拍摄”“45度角拍摄”“抓拍抬头画面”等实用性建议。现场教学环节,老师们纷纷举起相机、手机,在宋峤主任的指导下进行摄影实践。
“新闻写作不是做工作总结。”《江苏教育报》主编、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李大林作题为《从“融”而行 向美而“声”——教育改革发展的媒体视角》专题讲座。谈及如何挖掘新闻线索,李大林主编认为可以从报送信息、领导讲话、参与活动、出台文件、会议材料六个渠道寻找。关于新闻写作,李大林主编特别强调要避免“三多三少”问题,即空泛的活动会议报道多,一线的生动实践报道少;报道中文件语言多,生活化语言少;报道中领导干部多,一线师生少。他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相关新闻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打开了大家的宣传写作思路。
从当前舆论生态变化、网络舆情潜在风险,到高校相关舆情风险和网络舆情应对原则,江苏省委网信办机关党委副书记沈娟以丰富的舆情工作经验,为大家详细讲述了如何构筑舆情工作闭环,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以高校以往舆情事件为案例,沈娟副书记特别强调,强化“舆评”意识主动排查风险的重要性。结合高校属性,她为各位老师提供了重视网络民意研判、政治问题社会化梳理、清晰而频繁地沟通、发挥主场优势等舆情处理指导建议,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在专题讲座之外,培训期间还进行了宣传业务知识竞答,大家踊跃参与,培训现场气氛活跃,有效激发了大家对宣传知识和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
培训结束后,通讯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希望日后多举办类似活动,增进交流,共同提升。
(文/宋宁宁 图/袁姝 编辑/宋宁宁 审核/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