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⑮|他们,为党旗增光辉,为事业添光彩(下)

——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群像扫描
来源: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新闻网日期:2022-09-15浏览:947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步伐,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昂扬向上的姿态。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得益于学校锻造了一支拥有强烈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的党员教职工队伍。他们心系学生、敬业奉献、开拓进取,无论是深耕讲台、还是埋头案牍,无论是冲锋在前、还是默默奉献,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寒来暑往初心不改,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勇挑重担,做教学科研的领跑者


有这样一批优秀党员,他们追求卓越,或专注教学,或潜心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支持、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彰显榜样和标杆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张九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身体的残缺并不能阻碍他追求梦想

他科研能力突出,其博士后出站报告被评价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成立13年来最优秀的研究报告”。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9项;出版专著、合著6部,在《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和文学作品70余篇,论文被学习强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曾获“江苏青年五四奖章”“江苏省优秀教师”“江苏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南京年度人物”等荣誉100余项。

作为思政课教师,张九童紧扣时代脉搏,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用创新性的思政课履行“立德树人”的使命。他的思政课引人入胜,既旁征博引,又声情并茂,常有外班学生前来听课,学生评教多次名列第一;作为残疾教师,注重与残疾学生、困难学生的交融互动,用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为100多位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作为共青团梦想导师,他每年的梦想公开课都激励众多学子奋勇前行。他指导学生成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指导学生获“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展示活动”优秀奖。他积极参与高校课程思政探索,作为核心成员申报的课程思政项目获批省级示范课程和省级示范专业,他还受邀担任了985高校课程思政指导专家。

“感谢有您这样的老师,让我爱上了特殊教育。”这是学生写给特殊教育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石晓辉的毕业赠言。

从教18年,石晓辉先后承担了14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她始终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发展观和特殊儿童教育观。她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将特殊教育领域前沿知识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

建设完成《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后,她在校内率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形成了线上线下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慕课资源的合理利用。这门课程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021年获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音乐与舞蹈学院胡世红从教三十多年来,用踏实做事、认真做人的实际行动和教书育人的品质,彰显特教教师爱岗敬业、不断进取的精神。为完成《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教材的编著任务,她利用在北京访学的机会,办理北京各高校及北京图书馆的借书证,背着水和干粮进出首都师范大学及各知名大学和北京市图书馆,寻找、查阅音乐治疗、特殊教育和相关学科的资料,想尽一切办法将搜集到的资料带回,披星戴月完成了《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撰写,这部教材也荣获了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8年,胡世红参与执笔音乐治疗专业的申报工作2019年音乐治疗专业获批教育部目录外新增专业,同年招生为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又创建了音乐治疗室并且扩建搬迁,承担实验室的设计、器材的选定、所有的造价等任务,建成今日音乐治疗室的规格。

语言学院副院长徐琴芳持之以恒求学问,一心勇攀科学峰,在国际顶级期刊SSCI刊物发表儿童发展性障碍论文12篇,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五期和第六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并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中。

作为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李会敏多渠道促进党建专业“双融双促”。开展“紧扣专业促融合,知行合一促发展”系列活动,组织高校教师、幼儿园教师、卓越班学生成立“学习共同体”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彭燕媛一直秉承的信念。任教以来严谨笃学,坚持教研相长,她多次参加教学比赛,以赛促教,荣获第四届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心系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在塑形,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残疾学生能力有限,不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太差,不行”“二本院校的学生,不行”……作为一名“双非”高校的辅导员,樊琬总是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但是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她发现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也有着特殊之美,有着质朴之美,有着善良之美。她始终坚信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也要投向墙角处的苔花,正如古语有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她用爱引领,在学生心中种下大爱;用专业驱动,鼓励身边的普通学生、残疾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勇敢挑战,以残疾人事业发展和特殊教育实际问题为突破点,搞实践、搞创新。面对残疾人就业难度高、劳动价值低、残疾人服务组织缺乏营销意识发展乏力的困境,她带领“小桔灯”志愿者团队(含听障大学生多人)创办益桔文化创意有限公司,3年时间,174个日夜,从栖霞到浦口,从桥南到桥北,走访了南京多所残疾服务组织,通过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二次包装设计、运营,中心获资金35万余元,线上售卖产品2300余件,获省级立项6项,省级及以上荣誉21项。看到藏族学生计算机基础差、教育落后,她号召自己所带的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组建“绑金梅朵”团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用信息技术反哺家乡的教育……“大创”“挑战杯”“大艺展”“领航杯”等项目,只要是对学生融合发展与成长成才有利的,她带着学生一个不落地参与其中,各项赛事均有斩获,她本人也获得了“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苏省“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大艺展”优秀指导教师等诸多荣誉。

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汪亮巧做到了。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推迟了学生返校步伐。她先后为学生邮寄学习、生活包裹100余次,确保学生能够安心居家学习。这一年,她所带的17级卓越班参加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竞选。受疫情影响,竞选首次采取线上汇报,学生对此手足无措便带领班委一起,一字一句修改学生的汇报稿,精细打磨每一个文字表达、精心挑选每一张图片和每一处背景配乐,最终不负所望获得荣誉

2021年,汪亮巧带毕业班大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的难题,她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逐一找学生交流,给予一对一指导和服务。暑期就业黄金期,她在家足不出户一个月,联系学生和家长进行就业指导和帮扶。当年,毕业考研率占全校第一,年终就业率98%

作为一名扎根在南特这片博爱沃土上近十二年的学生工作者,学生工作部(处)综合(教育管理科)科长冷晴一次次地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力求给特师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她先后举办“博爱文化讲堂”“大学生自强先锋讲堂”70余场,将枯燥的教育管理相关内容与学生的学业发展、生活困惑、创新创业等紧结合在一起。她积极打造“发展型”学生资助模式,依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伯藜学社”“瑞华学社”“红石榴家园”等学生组织,不断拓展“经济资助+精神激励”的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的资助方式。

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文姐”的屈文文,是体育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兼学工办副主任、辅导员。她立足专业,大胆创新,优化“挑战杯”“互联网+”科创育人载体,打造“以练促学、以证督学”体院特色学风建设模式,帮助学生实现每一阶段的职业生涯目标。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引领学生、服务学生的优秀党员不在少数。

团委(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周圆统筹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开展“融爱在行动——百所希望小学融合教育支教项目”等一系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积极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发展,每年举办不少于三场高水平演出,指导大学生艺术团特色化发展。

美术与设计学院组织员朱思思将心比心,建立“一人一策”,点对点引导帮扶,一对一进行简历、面试指导,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技巧。音乐与舞蹈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徐慧娟细心务实,胸怀真情,组织开展“行走的美育课堂”特色品牌活动,训练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语言学院辅导员翟玉杨扎实细致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他们,勤恳工作在学生一线,以身作则,温暖育人,始终如一地引领着学生走正路,立大志,做大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博爱塑魂、用心用情培育特教人才。他们用专注和坚守擦亮了共产党员的先锋底色,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为建设特殊教育师范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宋宁宁 编辑/宋宁宁 审核/杨黎珍 程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