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残疾人如何高质量就业?这些观点值得关注

来源: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新闻网日期:2022-06-12浏览:1749

影响残疾人就业质量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实现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路径是什么?

残疾人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如何对农村残疾人进行就业帮扶?

……

6月8日,残疾人就业与共同富裕研讨会线上、线下同步召开。会议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主办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央党校、江苏省残疾人发展研究会、南京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长春大学、一加一残障公益集团等高校和机构研究人员共聚一堂,从多学科视角展开讨论,为托起残疾人“就业梦”,集思广益、献策献计,助推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

研讨会分为四个阶段,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姜玉泉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白先春教授等分别主持

发挥政府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管理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教授作特邀报告。他提出,在就业优先背景下,应更好发挥政府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加强残疾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更好利用新科技促进残疾人就业。他建议对残疾人就业要分类推动,精准施策,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

建立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和就业模式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赵军利高级统计师提出,从人身安全、经济安全、工作自主、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合五个维度构建“残疾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焦若水教授提出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模式,帮助轻体力劳动的残疾人逐步脱离次级就业市场,向精尖的专业技能岗位转移。

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差异化就业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沛教授认为应转变残疾人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从“不愿就业”到“我要就业”,从偏离实际的就业到人岗匹配的“积极就业”;从“安排就业”逐步转变为“自主就业创业”,让“充分就业”与“高质量就业”得到自然整合。首都师范大学廖娟博士指出实现残疾人共同富裕,就业是关键;促进残疾人就业,提升教育和消除歧视是核心;减少就业歧视,短期看数字经济是着眼点;消除就业歧视,长远看教育是根本。江苏省残疾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牟民生研究员认为差异化就业是实现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路径,对于不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应分别以融合就业庇护性就业社会保障为主

进行多元化就业支持和教育培训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评估中心主任范莉莉研究员指出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新工作、新岗位不断涌现,就业机会多元化,岗位内涵技术的要求呈现叠加趋势,对残疾人就业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养培训。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许家成教授提出,通过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转衔支持计划、职业素养教育支持计划和就业转衔支持计划等措施支持心智障碍者就业。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文斌教授强调要营造积极视角下的残疾人观念,根据市场预测灵活调整残疾人涉农类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耕园的建设和课程研发力度。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张新岭博士立足江苏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提出了促进江苏省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对策建议。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科研处蔡翮飞博士分析了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制,提出高校应为残疾大学生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学习支持,激活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对其实现就业和融入社会产生正向影响。

通讯员 杨黎珍 孙会 李泽慧

原文链接:http://m.zjsnews.cn/news/45506897519062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