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京特师56名听障大学生设计完成精彩服装秀

来源: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新闻网日期:2022-06-09浏览:161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杨黎珍 邵绮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润文)6月8日晚,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校内上演精彩T台秀,本次作品展示以“T&美”为主题,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56位听障毕业生设计制作的近100套作品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这些作品或着眼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传承、或关注社会问题进行思考阐释、或聚焦未来议题进行交流探索。据美术与设计学院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院长赵健介绍,此次服装秀是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作品展的一部分,旨在将学校“博爱塑魂”的“特殊、特色、特别”概念与“美”进行契合和架构,体现“博爱大美,与美同行;残健融合,美美与共”的核心思想。

“我的作品是《青之韵》,设计灵感来自高雅、澄净的汝窑瓷器。汝窑青瓷以釉质取胜,追求清淡含蓄之美,与我服装设计理念初衷一致。将汝瓷所焕发的经典传统美学融入服装设计,愿更多人了解历史古物文化,感受历史古物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次服装秀展示了赵心怡的2套作品,她表示制作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面料颜色都比较接近,缝合起来结构就不明显,后来不断调整搭配改善工艺才解决。虽然几经周折,但看到自己的作品在T台上展示,还是很有成就感。”

陈敏巍的作品《痕迹》系列共2套,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三星堆文化,并将图案与色彩结合进行设计创新。“在图案上选用了青铜神鸟、青铜神树、青铜面具作为主要元素。这些图案是运用刺绣还是印染的方法呈现出来?哪一种效果好?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最后还是结合传统刺绣和立体的面具来表达。” 陈敏巍说。

靳伟是本次作品展的一名指导老师,他表示除了在专业上给予指导以外,在交流上花费的时间是无可比拟的。“从设计到制作每一个环节的沟通都很重要,手语交流、QQ、微信、视频,利用一切可以让他们准确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指导。”

“既是对56位听障大学生4年来所学专业知识的展现与检验,也是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对专业知识的完整运用和独立表达。”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郎家丽说。

据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以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该校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以高中为起点的四年制本科专业,2021年成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原文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2-06/09/content_k6008mcG.html?gid=VnDMvY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