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抗疫时刻,突发自然灾害时刻……救援人员遇到听力和视障人士、不懂手语或盲文怎么办?在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2022年5月12日),我省首支应急语言服务团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正式成立。
今年4月28日,由29家高校、企业、协会组织等联合发起的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在北京成立,主要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急需克服的语言障碍,提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汉语方言、手语、盲文、外语等语言服务。作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发起单位、首批理事单位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今天成立省内首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则将从建立残疾人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做好手语、盲文等语言服务人才库储备等方面着手,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随时提供专业教师、学生志愿者,为残障人士提供志愿服务,帮助他们应急避险。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院长谭忠告诉记者:目前服务团成员是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主,南京市盲人学校、聋人学校等等相关单位也都已加入。今后,服务团希望能够吸引社会各阶层人士,吸引更多的志愿者来学习掌握手语、盲文等方面的知识,来参加到应急服务活动当中去。
据了解,国家语委2013年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设立了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近十年来,学院统筹校内外资源,在视障、听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通用盲文与国家通用手语推广普及、残疾人应急语言文字服务、视障人员中华经典文化传承、明盲读物版面设计、全媒体国家通用手语电视节目等诸多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科研人员就听障人员的疫情信息发布与获取、防疫知识手语视频等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技术攻关。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院长谭忠表示:在江苏省语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将以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的成立为契机,秉承“平时备急、急时不急”的工作理念,将“日常建设”和“应急处置”工作有机结合,在残疾人应急语言服务的调查研究、队伍建设、资源建设、技术研发、产品建设、规范标准建设、专业骨干培训、社会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建设工作,做好在非应急状态下提升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的基础建设工作。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通讯员/郭新文 陈兵 编辑/玉洁)
原文链接:http://news.jstv.com/a/20220512/540a1e7ec80e40fd896473d85464dc8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