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网】这么“潮”的时髦元素竟源于中国传统工艺!探索这群特殊孩子无声世界里的创意之美

来源:荔枝网日期:2020-07-23浏览:1381

紫金奖·第二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将于1112日至15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设计展力求打造引领风尚、创意展示、交流互动、作品孵化的平台,让更多的青年学子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的创意才华。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有一群特别的参展学生,他们虽然无法听见这个世界,但是他们对艺术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更令人叹服,一起去看看他们心中美的世界。

这组将东方风格与时尚设计相融合的服饰系列作品,名为《水色》,出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赵诚志和小伙伴之手,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水、冰、水蒸气化学反应中的变化状态。在服装制作过程中,从版型修改到面料选购,经历了无数的修改与选择,最终在与指导老师的反复沟通打磨下顺利完成。这组作品在今年的“盛泽杯”江苏省服装学生设计大赛中荣获优秀工艺奖。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老师孟良介绍, 服装的设计上亮点频频,在衣服的胸部是一个褶皱的叠压设计,里面颜色采用了染色的一种方式,渐变染色,“染色都是纯手工染色,包括下边褶皱也是手工染色独立完成。他们最大的挑战是制作工艺,因为他们听不见声音,制作的时候感觉不到服装机器的力度,所以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能把手扎破,以及遇到面料撕破等等一系列问题。”

作者赵诚志用手语告诉记者,设计之初,他和小伙伴们考察了苏州、南通相关的传统艺术文化,“让我们非常惊叹,决定好好钻研传统艺术文化。疫情期间,我们风雨同舟,共同奋斗,最终做成服装成品,感谢老师带领我们追梦。”

刺子绣是世界刺绣1587个针技排列第一的针法,绣出的作品有一种质朴的美感。次仁边卓精心出品的刺子绣《群山回响》,让人赏心悦目。线条构成的立体形状,以及白线蓝染布所带来的淡雅,不禁感受到一种朴实的温情。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次仁边卓介绍,绣的时候跨缝每距离0.5厘米,这需要稳定的手法和大量的技能练习。“我动手后发现越缝越有趣,我能够独立绣出整齐精致的作品,这是充分证明了刺绣的艺术张力和表现力。”

同学们还将中国传统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技术运用到了一系列的文创作品中,抱枕、围巾、T恤、书皮、绣框等,通过这门传统工艺,让大家了解和感悟到那个时期人们在生活当中对自然风格、民俗风情和情感的表达。

在赵丽琼看来,做的这一系列扎染抱枕看似简单而又神奇,说它简单是因为你可以用任意手法扎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纹样,神奇的地方是因为你永远无法想象作品会以怎样独特的形态呈现在你面前。

蒲鹏飞设计制作了一组扎染书皮,代表着一种传统,也是另一种时尚。开始要先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上打绞成结用以防染,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最后整理、干燥,完成作品。

指导老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郎家丽介绍,国家文旅部的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项目在该校开展,主要针对特殊人群的培训,“我们学校让特殊的聋人学生切入了这个扎染培训的项目,与中国扎染手作工艺大师焦宝林开展合作,我们聋人学生通过培训学习了扎染的技法,从学习扎染开始最基本的技法开始学习扎,然后染色,最后切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他们完成得非常好,他们实际上很聪明的,手也很灵巧。”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是学校与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建的二级学院,主要面向全国招收听障生和普通高中生,具体承担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及设计教育。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紫金奖·首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中,获得了最佳展陈奖三等奖以及最佳人气奖优秀奖的成绩。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赵健介绍,美术与设计学院是属于残障融合的一个二级学院,同时兼顾特殊残疾人学生的职业培养和艺术教育工作,“要更多地体现出我们学院博爱塑魂的办学核心,同时也能够在专业呈现度上与兄弟高校形成比较明显的区别度,这也是我们在人才培养当中需要落实的。”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徐授科 编辑/韩瑜)

(新闻链接:http://news.jstv.com/a/20200722/423d4242cd8d4ec78c3b85bab57f7a9e.shtml?jsbcAp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