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联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协办的“2025年中国听力语言论坛”在北京圆满举行。
本届论坛以“智起聆听,智助沟通”为主题,设主论坛及听力语言、孤独症康复、科技助残三个分论坛。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康复中心、特教学校以及科技企业的2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者现场参会,线上参会人数逾8000人,共同聚焦听力语言康复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未来趋势。
开幕式上,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彬江发表致辞。他指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听障儿童特教师资的培养工作,并率先在国内开展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探索实践。他强调,学校愿与各界携手,深化交流协作,共同致力于消除沟通障碍、推动社会融合,为听力语言康复与孤独症康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孤独症康复分论坛中,我校康复科学学院院长王姣艳、教育康复学系主任许海燕分别主持交流环节。该分论坛聚焦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言语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深入探讨前沿研究成果与有效干预模式。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刘靖教授就孤独症早期识别与诊断分享了最新进展,指出临床研究已实现最早13月龄的诊断突破。北京师范大学胡晓毅教授解析了孤独症儿童言语沟通教学的新趋势,提出以“对话控制”策略引导儿童从仿说走向自主表达。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王红霞校长则围绕融合教育背景,阐述了家校协同的个性化支持策略。我校康复科学学院张雪茹博士从词汇语义网络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词汇发展特征,展示了学校在该领域的科研积累与实践成果。此外,来自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东莞市特殊幼儿中心、上海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等多位专家学者也分享了干预实践与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听力语言与孤独症康复领域的高层次交流平台,也充分彰显了我校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与社会责任感。作为全国最早开展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高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将继续携手国家级康复与研究机构——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强化医教协同与多学科融合,共同推进我国听力与语言康复事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文/张雪茹 图/侯虹宇 编辑/程睿 宋宁宁 审核/王姣艳 叶亮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