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第二期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训班圆满完成。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康复机构和高校教师近60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系统培训。
王立新校长参加开班仪式致辞,他指出,学前融合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又意义非凡的事业,鼓励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成为学前融合教育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教育科学学院刘新学院长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学前融合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来自南京市栖霞区幼儿园的高智萍老师作为代表发言。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兼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丁宝龙也参加了开班仪式,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月华主持。
教育科学学院刘新学院长以“学前融合教育的理念、政策与发展趋势”为主题,宏观梳理了我国学前融合教育领域的政策演进和发展趋势,指出学前融合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强化支持保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学前融合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措施。张丽莉副院长在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主题讲座中,系统性地从环境创设、课程调整、专业支持模式三个方面为老师们提供了提升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策略。
培训班尤其关注学前融合教育系统支持的重要性,注重从不同维度让学员体验到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的多元运用。
刘迎杰老师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转衔支持”讲座中,从学前融合教育转衔支持的内涵和重要性入手,展示了转衔支持的实施策略。张宇老师紧密结合融合教育真实情境,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运用ABC行为分析法透视特殊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与动机、核心实用策略,从而构建更为包容、有效的支持性成长环境。李会敏老师,重点介绍了学前融合教育中的积极行为支持三级系统化干预模型,结合幼儿园特需儿童具体实例,示范使用“前事调整+功能性沟通训练+代币强化/消退”三步法降低问题行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操能力。
为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在实践中的落地生根,共享有效做法和创新举措,本次培训邀请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蔡蕾、北京海淀区睿智全纳教育康复中心主任黄晶晶分别开展专题讲座,并组织全体学员前往江苏省省级机关幼儿园开展实地观摩学习。
蔡蕾园长回顾了奇色花幼儿园29年的学前融合教育实践探索之路,分享如何将融合教育理念系统融合日常管理制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展现了融合教育环境不仅对特需儿童,特别是普通儿童的积极影响。黄晶晶老师分享了影子教师的发展现状、岗位职责、工作规程,对特需儿童的校园适应和社交支持策略进行了权威解读和指导。
培训期间,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勇于分享各自在融合教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与面临的难题。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不仅系统提升了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素养,更通过一线观摩、个案分享等方式掌握了切实可行的专业技能,并希望培训组织单位能够提供更多实习、师资培训支持和双方合作机会。学院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培训体系,深入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学前融合教育人才培养,着力推动协同发展,携手保障特殊儿童接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权利。(文、图/李国敏 编辑/宋宁宁 审核/吴月华 刘新学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