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南京市立贤小学联合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在立贤小学录播教室举行,马院师生代表与小学思政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展开深入研讨与实践交流。
活动第一阶段为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南京市立贤小学孙晓璐老师执教《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公民身份的内涵。我校马院彭燕媛副教授为大一学生与小学六年级学生同堂讲授《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专题课程。彭老师以《秋菊打官司》经典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法治思维的内涵与价值,阐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等法治原则。这种大中小学学生同堂听课的创新形式,充分展现了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效果,为法治观念的培育提供了生动实践。
在专题讲座环节,立贤小学陆敏副校长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在小学德育课堂上的体现”为题,系统介绍了学校在思政一体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她将思政一体化比作一场“接力赛”,强调构建“根脉相连、螺旋上升”的育人体系,并通过“三阶四维”育人模式实现纵向贯通与横向融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黄珏在专家点评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她指出,两堂展示课充分体现了“小学重感知、大学重深化”的一体化育人逻辑,展现了良好的教学衔接效果。黄书记强调,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肩负着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立贤小学的合作,共同探索思政教育规律,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思政育人体系。
活动最后,立贤小学苏敏副书记做总结,她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期待与马院共同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此次教研活动是马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深入基础教育一线的实践平台,也为探索思政教育规律、创新思政教学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马院将继续发挥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文/刘绥 图/立贤小学提供 编辑/曹宗敏 宋宁宁 审核/黄珏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