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公布2023—2024年度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名单,我校报送的4项成果全部入选,其中机制创新类2项、活动创新类2项,充分彰显了我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活力与实践成效。
此次评选中,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建领航“三聚焦”赋能助残提质效》获评机制创新类二等次,该支部以党建联建为抓手,构建“助残共同体”,通过与残联、融合幼儿园等单位结对共建,开展沉浸式教研、“135”育人模式等实践,实现党建与助残服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音乐与舞蹈学院党总支《打造“舞台思政课”,构建党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获评机制创新类三等次,依托专业优势打造音乐党课、红歌展演等“舞台思政”载体,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并组织师生赴基层开展文艺服务,以美育赋能乡村振兴。
活动创新类方面,人工智能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AI+科普”赋能乡村教育红智融合点亮科技梦想》获二等次,该支部创新“AI+”模式,通过AI技术开展乡村教育调研、VR重现红色场景、构建“五育协同”科技课程,形成“红色基因传承链+科技赋能成长链”双链融合育人体系;特殊教育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共建赋能产教融合》获三等次,构建“思想引领—支部共建—志愿服务—实践成才”四维四驱模式,联合省儿童康复研究中心、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开展手语推广、听障儿童帮扶等活动,深化产教融合与专业实践。
今后,学校党委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一是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立足办学特色,推动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找准党建与专业发展、社会服务的结合点;二是强化典型示范引领,系统总结获奖案例的经验做法,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工作范式,辐射带动全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实践育人,引导师生党员在乡村振兴、助残服务、科技普及等领域主动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江苏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南特力量。(文、图/党委组织部 编辑/宋宁宁 审核/李丽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