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江海少年通讯社”5名少先队员走进我校,少先队员宣讲员用自己的方式给我校青马班学员、南京市盲校、南京市聋校学生代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中小学生共同上了一节特殊的思政课。校党委副书记谭忠、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黎珍、团委书记李永康、江苏少年儿童研究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朱涌,以及我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会。
江海少年通讯社5名红领巾宣讲员围绕自己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个人体会,结合自身经历阐释了对“建党精神”“两山理论”“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残疾人事业发展”等主题的理解,内容生动活泼,充分反映了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
“我们要在该玩的时候尽情玩,在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这样才能不负好时光,才能让自己成长为优秀的新时代好少年,才能在不久的未来成为优秀的青年,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我认真聆听了党的二十大内容,就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我要牢记习爷爷的话,做一个自立自强、勇毅前行的少年,绝不在困难面前退缩,我会努力学习,考上我心中理想的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少先队宣讲员们结合着自身成长经历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表达了要做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听了少先队宣讲团的宣讲,我深深感受到作为师范生的重任在肩,未来我要走向人民教师的工作岗位,我十分清楚自己为党育人的重要责任。从现在开始我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深刻领会并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担当教育新使命,努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我校第七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说。
南京市聋人学校陈赛杰同学在听了江海少年宣讲团五名宣讲员后表示,他们的分享让我们耳目一新,既实事求是,又充满创新,激发了我们昂扬向上的精神。作为青少年,我们同样有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这一重要讲话既阐明和透视了今天我们何以自信,又立足学校教育提出了培养青少年“四个自信”的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培养真正拥有“四个自信”的年轻一代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师范生培养指出了明确的目标。
此次的宣讲是我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对于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有重要启发,未来我校将进一步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拓展思政课教学载体、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凝聚学校特色,形成品牌,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文/郝晓川 图/李昀蔚 陈瑞 编辑/宋宁宁 审核/李永康 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