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研修《扎染技艺与文创产品设计》学员作品汇报展在我校博爱美术馆拉开帷幕。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学代表学院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
参加开幕式的来宾有江苏省文旅厅非遗处主任科员孔叶萍、南京艺术学院石磷硖教授、金陵科技学院刘素琼教授、范丽副教授、王珊珊老师及学员代表。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全体教师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美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健教授致辞
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学向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
美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健教授表示,此次学员作品汇报展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展。学员们在扎染技艺的传承中以针代笔、扎缬染色,并融入蜡染、刺绣等技法,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作品不仅仅停留在艺术层面,还将扎染技艺巧妙融入生活用品中,如台灯、抱枕、桌旗、包、服装等,呈现出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创意。
学员代表季月琴发言
学员代表季月琴自豪地谈到,自己作为非遗传承人,多年来一直对扎染、蜡染有着浓厚兴趣。在这次研修班中,她系统地学习了扎染技艺,成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服装产品设计中。季月琴还分表示,在培训期间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同学,与他们一起交流探讨非遗技艺传承与应用,收获颇丰。
江苏省文旅厅非遗处孔叶萍主任讲话
江苏省文旅厅非遗处孔叶萍主任在开幕式上对本次学员的汇报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她赞扬学员们在装饰画、服装、日用品等方面充分展现了非遗技艺的应用,这些作品既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孔叶萍主任强调,非遗技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发扬这些技艺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她期望学员们能够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将非遗技艺真正融入千家万户百姓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非遗技艺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希望学员们能够深入挖掘非遗技艺的内涵和价值,不断探索创新应用领域,共同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在开幕式后,各位嘉宾和观众踏入博爱美术馆参观展览,精湛技艺和独特设计引起了观众们的极大兴趣。
参观者向学员们详细询问关于扎染技艺的制作过程、灵感来源和设计理念等问题,学员们则热情地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对非遗传承的热爱。这种深入的交流不仅促使观众加深了对扎染技艺的理解,也为文化传承搭建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10日,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前来参观指导,共同见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扎染技艺与文创产品设计”项目中的杰出成果。(文/张雨星 刘学 图/周珂羽 编辑/王乐华 宋宁宁 审核/刘学 薛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