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 致敬身边的优秀教师(下)

来源:党委宣传部日期:2023-09-17浏览:788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全国第39个教师节之际,我校涌现出2023年江苏省教学名师、首届“高尚师德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教师。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仁爱之心,他们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为南京特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以身立榜,服务特殊教育事业

教师的育人之路不仅是在教室里,还在课下,在于教师以身立榜,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特殊教育事业的信念。

王培峰教授积极利用特殊教育专业优势,开展社会服务,多次为政府部门制定特殊教育政策、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研制和教材审定等提供专业支持;积极为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盲人考试试卷译制、阅卷等工作提供专业服务。

紧跟学校特色,利用文学阵地,服务残疾人事业是语言学院副教授国丽芸老师的坚定信念。她积极传承传统文化,为文都南京代言,在江苏省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比赛中进入全国总决赛,为学校争得荣誉。热情开展融合教育,引导聋生用手语分享文学感悟、自闭症学生音乐疗愈、盲生用新媒体技术畅想未来。鼓励每一位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指导学生为甘肃特殊需要儿童开展线上支教活动,指导的学生作品《用支教点亮青春新征程》在“奋进新征程,青春勇担当”全省大学生征文比赛中获特等奖。

本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热爱,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敏老师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推广融合教育理念。2018年组建“无限——艺术与心灵的对话”特殊儿童艺术治疗公益实践项目,迄今为止共带领美术学(师范)专业7名专业教师和285名大学生对31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750小时以上的整合艺术治疗公益课程,先后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举办“心灵的交换”自闭症儿童艺术治疗作品展。此项活动先后受到南京新闻频道、南京教育频道、江苏新闻网、凤凰网江苏频道、新华网江苏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


服务教学,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助力学校升格、本科教学评估,认真执行监督保障,建设安全智慧校园……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服务师生,用实际行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1987年担任全国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学大纲编写工作,义务承担21门课程的文字统稿,她毫无怨言;1991年未出产假,她连续加班三天三夜,制作出学校第一部宣传片,在联合国项目评审中获奖;2001年学校决定申请升格为大专,她负责撰写升格论证报告,深深打动评审专家;2007年学校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办学水平评估,她负责撰写学校汇报总报告,再一次拨动评审专家们的心弦;2012年和2013年两次担任教育部升本评估专家组总解说员,把自己对特殊教育的深刻认识、学校的真挚热爱和娴熟的特教专业知识,融合到热情洋溢的解说中,感动专家几番热泪盈眶,为学校升本助力。2018年再次担任总解说员,为学校顺利获得本科学位授权贡献力量。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泽慧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

作为监督检查处负责人,李志军处长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认真执行监督保障、促进完善发展职责,开展政治监督,带领部门同事首次获得校高质量考核“优秀”等次。作为党支部书记积极打造“业务+学习”模式,开展“日日学”“周周练”“月月考”党支部学习活动,带领所在支部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担任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组长联络员,尽心尽责做好评估联络工作,得到专家的好评。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网络安全科科长张赛男老师始终以“立德树人守初心,技术赋能担使命”为指引,构建全方位信息化服务体系,把握师生成长发展需求,将服务供给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强化新技术服务育人实效。实现校园光网络全覆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区域开通免费教学科研网;开通基于CARSI的数字资源访问服务,师生校外访问学术资源更便捷;协助构建17套线上实验教学平台,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保障全校业务系统、服务器24小时稳定运行,完成43个业务系统等保测评,严防师生数据信息泄露,确保校园网络安全。

潜心实践实训工作,做新时代的教务人。教务处实践实训科科长何燕春老师把勤劳和智慧融入实践教学的日常工作中,心系全校实践教学的发展,以博爱的胸怀爱护学生,以平和的心态与教师交流。围绕学校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拓宽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将评估指标作为工作的标准,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目标,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创新开展每项工作。她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理论研究,及时总结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相关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反哺本职工作。

 (文/宋宁宁 图/受访者供图 编辑/宋宁宁 审核/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