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书香满城。10月24日下午,由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玄武湖读书汇“秋之颂·我们一起读小说”专场活动,在南京特师温情启幕。本次活动融合“经典小说演读+名家主旨演讲+特色文学展演”与“全网直播+手语翻译”模式,搭建起一座“无障碍”文学之桥,让阅读的力量跨越界限,浸润心灵。


我校党委书记黄军伟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本科高校,南京特师始终将推广阅读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学校围绕“博爱塑魂”校训精神,积极构建校园无障碍阅读体系,切实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惠及残障学生群体。黄军伟书记特别提到《推拿》作者、学校优秀校友毕飞宇,称赞其作品以细腻笔触呈现特殊群体的精神世界,与学校办学理念深刻呼应。他强调,“文学是跨越障碍的桥梁,阅读是促进融合的力量”。黄书记指出,当视障学生通过有声书“读”到《推拿》,听障学生用手语“讲述”经典时,文学便升华为真正的无障碍语言,这正是学校推动教育公平理念的生动实践。他期待通过手语直播、师生同台等方式,传递“阅读属于每一个人”的包容信念,让文学成为纽带,共同书写更加包容、更有温度的未来。

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韩松林在致辞中表示,玄武湖读书汇作为省内外知名的读书品牌,首次走进南京特师,是书香与精神的深度融合。他指出,南京特师深厚的博爱文化与独具特色的“融合式无障碍阅读”体系,是吸引活动到来的重要原因。他强调,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拓展其厚度与宽度;虽不能健全人的肢体,却能健全人的心灵与心智。他呼吁大家共同投身阅读,体验这一静心、安心、舒心的生活方式,感受清雅、文雅、高雅的阅读品质。
文学演绎环节,江苏广电总台主持人顾婷婷、潘牧雨深情演绎了《平凡的世界》与《简·爱》经典选段。从孙少平对知识的热切渴求,到《简·爱》里女主角对平等的坚定宣言,生动的演绎带领观众沉浸于小说情境,尽显经典文学跨越时空的艺术张力与情感感染力。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南京特师杰出校友毕飞宇先生,从文学史视角阐释小说的价值与意义。他指出,小说直至16世纪末才以《堂吉诃德》为标志真正诞生,其划时代意义在于“让普通人成为文学的主角”,标志着人类文明对“每个普通人的生命与情感都值得书写”的认知跨越。毕飞宇强调,小说的首要功能是“认知”。他以“盲人买剪刀”的思维实验为例,引导听众反思所谓“健全人”在认知层面同样存在局限,并提出每个人都应意识到自身在特定情境下也可能成为“障碍者”,呼吁打破认知固化、培养共情能力。他寄语南京特师学子:“博爱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可以习得的具体能力”,并深情祝愿:“当青春从南京特师穿过,我们都能成为博爱的践行者。”

我校师生以多元展演与分享,展现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的人文温度。同学们演绎毕飞宇作品《推拿》经典选段,以真挚情感展现出年轻一代与文学经典的深刻对话。

语言学院国丽芸老师以“仰望同一片文学星河”为主题,分享了她的教学实践与感悟。她通过盲生阅读金庸武侠作品、聋生感受韵律之美、孤独症学生为《乌衣巷》谱曲等生动案例,有力印证了“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们仰望的是同一片星河。他们通过阅读所寻求的,从来不是被特殊标注的人生,而是与我们完全一样的精神宇宙与情感共鸣。”

学生代表贺思鸣、李宗阳分别以“阅读的三颗种子”和“摇摇晃晃的诗性”为题,讲述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塑造作用,并分享身边残障同学以独特视角开展文学创作的故事,展现出生命个体的昂扬姿态与内在力量。


活动现场播放了“秋之颂,我最喜爱的小说”全国读者征集集锦视频,万千读者的“心动瞬间”汇聚成一场跨越地域与群体的“心灵合唱”。此外,江苏省书香全民阅读基金会现场向我校捐赠图书,让文学的温暖与力量持续传递。

活动尾声,我校星声合唱团带来《这代人的回答》诵读与合唱融合表演,古老吟诵与现代歌声交织共鸣,呼应从“宽疾养疾”的大同理想到“全纳致和”的当代实践,彰显文明长河中一以贯之的博爱与包容精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高品质的文学盛宴,更是全民阅读推广的生动实践。它以创新形式、深刻内涵与包容姿态证明:当文学成为无障碍桥梁,每一种声音都值得被倾听,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文字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璀璨星辰。(文/孙金刚 图/党委宣传部 编辑/宋宁宁 审核/吴兴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