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南特教师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

来源:教务处、国家特殊教育课程资源中心办公室、融合教育中心(合署)(教育教学实训中心挂靠)日期:2025-08-19浏览:14

8月19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赵晓驰老师主讲的《基础手语》在基础课程(正高组)的全国比拼中荣获二等奖。这是我校教师首次跻身这一国家级赛事,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级教学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共设32个赛区,覆盖全国所有本科高校,设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和产教融合7大赛道。共有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名教师晋级省赛,588门课程的2253名教师入围国赛。

《基础手语》作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以解决手语教学“学得慢、练得少、用不好”痛点为突破口,历经十余年建设,构建了“理论筑基—实践强能—人文铸魂”的教学体系,创新重构“三大理论模块+两大实践模块”内容体系,形成“资源—方法—评价”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课程通过融入语言学理论深化内容建设,依托覆盖9个地区的手语语料库、全媒体教学节目等资源打破学习边界,借助聋人导师制、真实服务任务强化实践,建成中国手语词汇语料库、通用手语教学与普法节目等一流资源,首创“聋听双师协同”“情景模拟+真实服务”“AI手语比较教学”等模式,在培养学生手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厚植服务残疾人的人文精神与责任担当,成为连接听人与聋人世界的“暖心纽带”。

本次赛事是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历时8个月精心筹备的“护航之战”。教务处提前规划,统筹协调各类资源,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多轮专题培训与集中辅导,从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到参赛材料打磨,为教师提供精准指导;学院积极响应,组建专项支持团队,为课程创新提供专业支撑与实践保障。学校统筹、学院联动、专家赋能的支持体系,为教师冲击国赛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首战告捷,既是对教师教学创新实践的肯定,更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与改革创新成果的体现。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在全国高校教学创新领域再创佳绩,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特殊教育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文/冷佳 吉晓凡 图/冷佳  编辑/宋宁宁  审核/万谊 范莉莉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