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峡两岸(江苏)太极文化体验营在南特开营

来源:体育学院日期:2025-07-19浏览:27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海峡两岸高校交流,7月19日,首届海峡两岸(江苏)太极文化体验营在南特开营。本次活动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主办、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太极文化专业委员会协办,南京体育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共同参与支持。当天,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封志成,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处四级调研员戴晓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谭忠,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臧建东,台湾宜兰县农会顾问徐宏贤,台湾宜兰县罗东镇民代表黄伟出席了本次活动。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太极文化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台湾和江苏地区的100余位太极名家、青年太极文化爱好者参与了本次活动

太极之约,两岸同心

活动设置通过文化研讨、功法展演、无极轮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两岸同胞不仅深入探讨了太极文化的精髓,更在交流中增进了情感共鸣。

在开幕式上,南特党委副书记谭忠在致辞中表示:南特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特殊教育命名的本科院校,始终秉持“博爱塑魂”的校训精神,致力于推动残健融合、文化共融。此次承办海峡两岸太极文化体验营,既是学校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使命担当,更是对“以文化人、以体育人”教育理念的深化拓展。太极文化强调“刚柔并济、包容并蓄”,这与特殊教育“平等、参与、共享”的核心价值高度契合。他希望活动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将南京的博爱精神、太极的和谐之道带回宝岛,让更多台湾青年感受到大陆的真诚与温度。同时他表示我校将继续发挥特殊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优势,推动两岸在残疾人事业、师范教育、非遗保护等领域的深度合作,让融合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江苏省老年学会常务副会长建东在致辞中介绍了江苏省太极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与发展历史。他表示本次体验营的正式开营,一方面通过高质量的交流和研讨,充分提升广大参与者的技术水平,扩大无极轮运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弘扬传统体育运动精神,更加促进无极轮运动文化的深度传播与广泛发展。并以此构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为无极轮运动领域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拓展市场潜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他希望通过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两岸文化“交流新模式”,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加快两岸青年人的深度交流与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江苏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上,学校还特别准备了一份寓意深远的礼物——无极轮,赠予到访的台湾同胞代表。

文化溯源体悟哲韵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太极文化传承与创新、无极轮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现场气氛热烈。江苏省周易文化研究会理事、江苏省老年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大众书画院副院长彭金龙,带来了《太极文化与养生智慧》专题讲座,他阐述了在太极一招一式中所蕴藏的身心平衡之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泡灸”项目传承人、南京惠仁谷中医门诊部负责人姚俊华,讲授了《太极与中医:传统文化的守护与践行》;邯郸市原体委主任、杨氏太极拳和武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太极大师赵海鑫教练,热情洋溢地讲解了无极轮“圆融贯通”的运动魅力!

招式相授,身传心会

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让两岸青年通过无极轮展演、交流赛等实践活动,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拉推旋转”间增进默契,在“起承转合”中厚植情谊。


本次活动是江苏省创新两岸文化交流模式的重要尝试。据悉,除此次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行的太极文化体验营活动,还同步规划南京和镇江深度文化体验线路,串联金山、西津渡、焦山、北固山四大核心景区,以及南京牛首山、阅江楼等景区,带台湾同胞穿越千年江南文脉,深化两岸同胞对中华文明的共同记忆与情感联结,深化两岸青年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促进两岸文化的深度交融,同时强化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文/伊晓 屈文文 图/胡岳 谢军 审核/陶刚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