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 | 传承伟人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学习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日期:2024-11-26浏览:12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这段重要讲话,道出了人们对周总理的真切情感和无限怀念。202411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赴江苏淮安开展业务实践,通过实地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深化对周恩来精神的理解和学习,从而进一步激发师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奋进力量。

20日上午,在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黄珏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她指出,周恩来同志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他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关于他的很多感人故事,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座伟岸的精神丰碑,彰显出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杰出楷模”深刻阐述了周恩来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今天我们来参观学习,既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也是一堂场馆里的思政课,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应该怎样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学些什么。

在副院长张九童教授(主持工作)的带领下,思政课教师们向周恩来同志的雕像敬献花篮,以此表达对周恩来同志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教师们深入纪念馆内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更加全面了解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0日下午,在周恩来故居,教师们通过实地感受周恩来同志的生活环境,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艰苦朴素、勤政为民的崇高品质。故居中的每一件物品、每一张照片都讲述着周恩来同志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本次活动不仅是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的一次党性教育,也是对思政课教师精神境界的一次洗礼。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思政课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周恩来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周恩来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爱塑魂”的校训,守好思政课堂主阵地,不断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图/郭方天 编辑/曹宗敏 宋宁宁 审核/黄珏 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