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特殊教育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分别召开“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集体学习会。
第一党支部书记琚四化、第二党支部书记孙敏分别领学《中国教育报》评论文章《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教师第一党支部学习会上,三位党员老师结合学习心得进行分享发言。
李晓庆老师表示,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这一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牟玉杰老师认为,高校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框架。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发展动向。教师之间要注重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魏婷婷老师指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是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基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学生探索的启蒙者,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关键。在全球化的今天,开阔的国际视野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国际视野与交流也是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路径。
陈琳副院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对教师职业和师范教育都是一个利好。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在教师第二党支部学习会上,黄晶晶、吴晓玮、潘威三位老师进行交流分享。
黄晶晶老师表示,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继续学习的状态,在教学技能、课程建设、课题项目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打造自身教学与科研特色,体现个人的专业性,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吴晓玮老师强调,高校已经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地,这要求我们在培养科学研究人才方面有所作为,特别是在教育数字化改革方面,高校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内容、模式的变革之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在文化传承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潘威老师指出,广大教师要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同时高校也要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通过实际举措提升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全面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此次专题学习交流会深化了支部党员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促进了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领悟。老师们表示要将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高的标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文/琚四化 孙敏 图/单盛楠 潘威 编辑/尚海艳 宋宁宁 审核/章小军 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