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时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智慧玉米青蛙实践团队共绘乡村数字化新蓝图

来源: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日期:2024-09-06浏览:150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聚力引导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智慧玉米青蛙实践团队于八月下旬赴无锡市周庄镇山泉村、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和南京市江宁区建东村,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开展以“推进数字化建设,释放乡村新活力”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专项实践活动。



前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遍江苏南京、无锡、扬州、新疆乌鲁木齐、四川泸州等十座城市,线上线下累计收集调查问卷百余份,为后续的实地调研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821日,团队成员郁敏佳作为先遣代表深入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其余成员在后方全力支持,共同开展了一场旨在探索乡村振兴及村民数字化生活现状的实地调研。调研首日,在山泉村村委会的交流座谈会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全兴分享了山泉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党建引领、民主治村、文明建设、生态保护及产业振兴等多方面的创新实践,实现了从问题村幸福村的华丽转变。

团队实地考察了山泉村的数字化建设,见证了村民如何利用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高效参与村务管理,提升治理透明度和效率,增强村民参与感。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团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也为推动乡村数字化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828日上午,团队成员们前往永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参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成员们了解到永宁街道的农业发展沿革,直观感受到一代代永宁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在农业发展中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团队成员对南京永宁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晓进行了采访。朱经理提到,数字技术在农业助力方面十分有成效,目前该园区已经应用了共享稻田,通过电子设备,就可以观测到作物的生长。公司正在打造的四季永宁都市农园APP,以互联网+认养农业的模式打破优质农产品的供应阻碍,从而联动线上线下,推动数字化农业发展。




下午,团队走访建东村的村民家庭,与村民们亲切交谈,深入了解他们对农业数字化建设的认知与期待。村民们纷纷表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手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团队成员认真记录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研究与总结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建东村农业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实践团队还特意参观了当地的葡萄园和数字化淡水养殖基地。在葡萄园里,农户装上了数字乡村自研平台开发的“大棚宝”,实现智能检测棚内温湿度。而在数字化淡水养殖基地,团队成员则通过监控屏幕观察池塘的实时含氧量,深刻体会到数字化手段在养殖业中的重要作用。



智慧玉米青蛙小队的成员们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对农业数字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还深切感受到了山泉村、建东社区和永宁街道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所展现出的创新精神和蓬勃活力。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所见所闻所学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郁敏佳 谭志聪 图/林莹 郁敏佳 编辑/李昀熹 宋宁宁 审核/丁雯 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