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至14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后疫情时代教育复苏,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公平,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场会议也受到了我校师生的关注,大家纷纷结合工作、学习实际畅谈感想和体会。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教务处副处长李贵希表示,高等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者,在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方面发挥着先行者的作用。我们必将矢志不渝,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借力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成就,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模式逐步成为常态化,构建教育教学新形态,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云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催生越来越多的“金课”产生,推动我校课程与教学的不断创新,使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
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张强表示,应用是“教育数字化”最根本最强大的动力。我校研发的音乐治疗与康复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充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科专业发展特色,在教育教学与实践过程中,科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创建虚拟三维环境,并通过交互模拟现实世界的情境和场景进行线上线下辅助教学。该平台使“数字教育”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最大效益,同时也有助于集合跨学科教师的合作力量,汇聚智慧,开发更多适用于音乐治疗和康复综合实践实训的虚拟仿真实验操作。我们将借助这个平台,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以促进音乐治疗与康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吴奕云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未来英才重任的我们,理应主动求变、思变,让教育与科技、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第一,拓展教育空间,积极尝试智慧平台进行同步教学,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提供“翻转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第二,重塑认知世界,主动成为数字时代的快乐学习者,不断学习新知“充电”,为教学提供源头活水,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智慧教学平台,让信息化数据描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在重新理解“学生怎样学”的基础上更加明确“教师怎样教”;第三,贡献丰富数字资源,发挥专业所长,通过录制微课、线上讲座等形式为数字资源库添砖加瓦,传播科学的知识与观念。
美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任李艳表示,本次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召开,让我们看到了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教育理念变革、思想变革、方法变革和实践变革,这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动力引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下,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授课方式与手段,在辅助传统课堂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伴随而来的数字化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多平台、更简便的多元化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数字学习资源,学习观念将从传统的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吴轲威表示,教育数字化塑造的全新教育生态必将加速教师的角色嬗变。如何形塑教师角色,盘活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为我所用,需要教师具备数字化教学能力,理解数字化教学运作方式与教学手段,将数字技术转化成为激发教学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革新传统教学生态的工具和利器,推动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互动。教师既要提升在线教学的技能、知识、能力、素质,也要聚合复合能力优势,掌握数字化教学、精细化教学、定制化教学等多维能力,实现教学储备与数字技术带来的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之间的相互勾连、补充、组合。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辅导员何以可为?体育学院学工办主任(团总支书记)屈文文表示,一是坚守理念,在突破传统教育方法的局限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当始终秉持公平包容的理念,守住质量的教育底线,坚持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二是顺应趋势,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明确对象,选好平台,内容是王道、能力是关键、政治教育是核心。
康复科学学院2019级学生王萱结合自身学习体会表示,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课程资源,就像我们专业所学的特殊儿童心理康复课程,我们在慕课上接触到了更多现实案例和教学技巧,学习起来更有趣,让我们高效率更全面地掌握了专业技能,也教会我们用现代化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让我们在实习和就业中的教学资源更丰富。作为学生,我要更加充分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充实自身,不断进步,也会发掘数字教育的潜力,创新教学方法,为将来成为教师打好基础,争取为教育事业贡献新的活力。
作为音乐与舞蹈学院一名音乐学(师范)盲生,21级学生张杨轩深切感悟到数字教育带来的益处。首先,在数字教育普及之前,学习钢琴、声乐等课程时,只能通过教师的录音或盲文乐谱进行记忆。但如今,可以通过电脑将图形化的五线谱转化为数字化的电子乐谱,既节省了教师精力,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学习英语也更加便利,因为点显器可以连接电脑随时将电子版的英语转换为盲文,供学生阅读,对学习效果也有显著的提升。此外,可以方便地提交电子版作业,即使是乐理、和声学等专业课也无需担心。因为可以使用音乐制作软件,通过midi输入的方式打谱。相信随着科技进一步的发展,数字教育将创造更多的可能,也为我们这些特殊群体带来更多的帮助。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903班学生成翔宇表示,由于疫情影响,我的大学教育进程几乎均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逐渐开始依赖于数字化信息搜索,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的视频或课件等学到自己想学的任何知识。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激发了老师和我们学生的学习应用热情。恢复线下教学后,老师能够熟练地融合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工作。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丰富的教育资源、翻转课堂、按需学习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深受欢迎。(文/宋宁宁 各单位供稿 编辑/宋宁宁 审核/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