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阳光读书讲坛”第二期读书分享会

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日期:2021-08-26浏览:624

8月24日晚,美术与设计学院在线上展开了“阳光读书讲坛”第二次读书交流分享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丁宝龙、副院长(挂职)段兴禹、团总支副书记朱思思及学生会全体成员参加。

戚思敏同学从“什么是印象派”这一问题展开,以丰子恺的一句话“把事物看作纯粹的形态,就是看见事物自身的结局”介绍了《如何看懂印象派》本书;徐璟钰同学从作者、“二元对立”、精段品读三个方面对《对立之美》这本书进行介绍;邵仪菲同学对《图说中国绘画史》进行了一番解读;秦焕杰同学指出《哈默手稿》这本书涵盖多门学科,其中达芬奇的探索精神留给自己的印象最为深刻;王佳乐同学将自己所学课程以及课外实践与《纹饰之美》这本书联系起来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李彤希同学针对广义神话和狭义神话之间的区别对《中国神话史》展开介绍,并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创造与心智的成长》这是一本围绕艺术教育治疗的书,主要特色是针对特殊儿童如何进行自我治疗,周明同学则是从一个特殊教育老师的角度对其展开漫谈;王洋同学则是将《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内容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李政同学指出读完《设计中的视觉思维》这本书不难引发我们去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学习一些视觉思维知识,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翟德伟同学所分享的《美的历程》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通过李宇婷同学对《论摄影》的讲解,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丑陋或怪异的被拍摄物可能令人感动,因为它已由于摄影师的青睐而获得尊严,一个美丽的被拍摄物可能成为愧疚的对象,因为它已衰朽或不再存在”。

段兴禹副院长在听完同学们的分享后总结到,读书分享活动有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大家的归纳总结的能力,鼓励同学们要带着问题去读书,知晓如何阅读艺术理论类的书,以及从作者的观点中能够收获怎样的艺术规律及原理。段兴禹副院长也为大家分享了自己求学和工作两个阶段的读书观,对如何将阅读从任务变成兴趣展开了详细的介绍。

读书分享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希望同学们从书中看到星辰大海!朱思思 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