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0日夜,百万雄师在千里江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政府反动统治的覆灭。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追击阶段发起的一个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也是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进攻战役。
7月1日,完成升级改造的渡江胜利纪念馆重新开馆。同时,“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在南京历史展”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对外展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学生毕冰洁、于大宇和郭瑜特意在暑假开启前打卡渡江胜利纪念馆,感悟人民解放军坚强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
毕冰洁和于大宇是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尽管听不见,但他们用眼观察,用心感受,缅怀革命先辈,在“触”与“感”中回望历史,与历史“对话”。
在参观中,毕冰洁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位于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上的“京电号”小火轮,它是运送解放军渡江的第一船。凝视着船头的“京电号”三字,她思绪万千,船身斑驳的表面、船上黑色的铁皮屋顶,描绘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京电号”小火轮原名“云泰轮”,是上海造船厂在1925年制造的一艘蒸汽船。1949年4月,解放军数万人集结于江北时,因国民党的破坏,沿岸几乎没有可以支持解放军渡江作战的船只。战士们在首都电厂厂长韩德举的帮助下,使用下关码头的运煤蒸汽船“京电号”成功过江。奋战11小时,“京电号”一刻不停地来回运送了1400多名解放军战士过江。自此,“京电号”有了“渡江第一船”的美誉。
“从这个故事里,我读懂了‘依靠人民,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书籍上的文字在我眼前鲜活了起来。”毕冰洁用手语表达内心的激情澎湃:“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虽然我听不见,但这并不会束缚我的发展。我要努力学习,树立理想目标,把满腔热血转化为奋进力量,为国家做出贡献。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参观完后,毕冰洁和同学们使用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制作的“行进中国我心向党”打卡红色地标UGC小程序进行线上打卡,并领取纪念证书,铭记渡江战役那段光荣岁月。
郭瑜还通过打卡小程序上传留言,她写道:“解放军渡江遇到困难时,并不会轻言放弃,而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渡过难关。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不仅加强自身专业课的学习,还要铭记历史,牢记坚强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通讯员 郭洪琛
编辑: 周永金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新闻链接:https://m.jschina.com.cn/v3/waparticles/01166a4745744b46bdaf900b32795c42/Z1ZOxrmEAducZ5g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