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20年1月下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特殊教育学院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明确层级责任,发动师生员工,全面细致排查,有条不紊推进。学院全体师生同舟共济,凝心聚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统筹兼顾学院疫情防控和在线教学与线上学习,用责任担当筑牢校园疫情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博爱、博学、博雅”的“三博”精神,让“三博”精神在学院师生抗疫的道路上闪闪发光、熠熠生辉。今天刊发特殊教育学院学生在疫情防控期停课不停学的纪实报道。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不能出门游玩、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外出聚餐,只能安守家中,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职责。这场疫情使全国的大学生们度过了前所未有的加长版寒假,在3月2日我校正式开始了“停课不停学”的居家线上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配合,认真学习,本学期既定课程的线上学习一刻也没有耽误。同时,为了使同学们在家中也能体会大学生活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在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除了既定课程的学习,团总支学生会各部门以“博爱、博学、博雅”的“三博”精神为主题,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学生活动。
逆境中升华:将抗疫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
开学可延期,学生成长不延期。在疫情爆发的危机时刻,我校也迎来了教育系统的一次“大考”,打响了一场“停课不停学”的攻坚战。身处全国各地的特教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全力克服困难,通过空中课堂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在网络没有完全覆盖的地区,网课学习成了难事,但学子们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为了学习,有的同学翻山越岭接收信号,有的同学跋山涉水找基站,还有一些身处偏远地区的同学,更是半工半读,一边刻苦学习,一边维系家庭生计。当大多数同学在温馨的家里安心听课的时候,他们可能在草地放牧、可能在山上砍柴、也可能在水田插秧……然而,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们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求知的火焰从未熄灭。
李国璇、王子妃同学在家认真学习网课
扎西平措同学在放牧期间抓紧时间认真学习
胡静文同学正在进行语文校内实习《保护小树苗》的模拟授课
王书历同学正在进行数学校内实习《比长短》的模拟授课
在特殊教育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举办的课堂笔记大赛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那一张张字迹工整、逻辑清晰、简洁明了的笔记照片,无不体现特殊教育学院学子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品学兼优的美好品质。虽然隔着一块块的屏幕,但同学们端正的态度、对自我严格的要求却从未受到丝毫的影响,其中17级卓越班李艺翔等同学就是优秀的代表,那一张张字迹工整的笔记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特教学子以积极饱满的姿态迎接崭新的线上学习生活,踊跃参与各种线上活动,将抗疫精神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奋斗力量!
17级卓越班李艺翔同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听课笔记
18级培智三班李梦凡同学的《智障儿童认知训练》听课笔记
一场“实验”:线上学习也能大放异彩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除了日常的线上教学,我校教务处还组织举办了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学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项目设计、准备、实施工作,在自我探索与线上交流中提升了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更培养了合作精神,实现了综合素质的提升。
大创项目通知文件及立项项目一览表
与此同时,特殊教育学院团总支学生会还举办了丰富多样的线上知识技能大赛:第四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和第十届“特教先锋杯”辩论赛。
“特教先锋杯”辩论赛线上举办
疫情时期,身体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更不能忽视,本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普及了有关防疫和心理自我调适的知识,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疫情期间出现的负面情绪,并进行情绪自我调适,提高心理承受与自我干预调整能力,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博心苑心理健康协会举办第四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语言表达,是一名合格师范生必备的基本功,辩论赛是锻炼和提高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此次举办的第十届“先锋特教杯”辩论赛,战况激烈,精彩纷呈,双方选手展现了强大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1902班代表队凭借着出色的反应能力和严谨的逻辑夺得本届辩论赛冠军,1904班代表队惜居亚军。正方三辩王家源同学荣获最佳辩手称号。这场辩论赛既展示出师范生良好的口语风采,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展现大学生渊博的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及践行。
抗疫教育:不能冲锋在前,亦可心怀敬意
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在这危急时刻,医务人员冲在一线,救死扶伤,抗击疫情。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这些抗疫事迹都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抗疫信心,激发抗疫斗志,以实际行动为战胜疫情贡献青春力量,我校举办了“疫情下的中国”征文活动。经过层层评选,学院18级卓越班杜京睿同学的《疫情下最“可爱”的人》荣获一等奖,余若愚等3名同学获二等奖,佘月辉等三名同学获三等奖,赵越等4名同学获优秀奖。
“疫情下的中国”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青春在战疫中绽放”主题宣讲会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坚定抗疫必胜信念,该院举办了“传承雷锋精神,携手共抗疫情”主题教育月活动。该活动为大家科普了防控疫情的有关知识,介绍了学院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同学主动肩负时代重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生人生思想境界。
郝爽、尤璇等同学在雷锋主题团会学习雷锋精神
此外,特殊教育学院文艺部通过抖音APP平台举办了形式新颖的“传承雷锋精神,致敬抗疫英雄”主题雷锋颂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我、丰富自我的机会。作为普通的大学生,同学们没有办法像抗疫英雄一样在一线奋战,但在居家隔离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心系疫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抒发着对每一位平凡英雄与时代楷模的赞美和崇高敬意。本次活动中1905班作品《战“疫”下的雷锋精神》向大家科普了新冠病毒与易感人群,歌颂了疫情下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的一线医护人员,获得一等奖;1901班、1904班荣获二等奖;1906班、1907班、1908班用手语和影片向英雄们表达感激之情,用作品为“抗疫”加油,荣获三等奖。
特殊教育学院学生会文艺部官方抖音投稿作品
思想不松懈:要热爱、要进取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居家抗疫期间,特殊教育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一刻不停歇。结合时代发展,响应抗疫号召,该院团总支学生会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满怀进取之心,热情拥抱生活,体会点滴温情”,是同学们在线上思想教育活动中最大的收获。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清明——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团日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表达了对抗疫英烈的哀悼之情,同时进一步引领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随先烈步伐砥砺前行,为特教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自律使我健康,隔离携手抗疫”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明白了高度自律绝对自由的真理;“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主题团日活动促进了学院精神文明的建设,增强了同学们的制度自信。
“清明——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团日活动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学生作品
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特殊教育学院学生会学术科技创新部为丰富大家的课余时间,举办了“心若向阳,花必绽放”短视频比赛,同学们细心找寻生活中的美好,兴致勃勃地投稿分享。那一个个记录美好时光的小视频,无不彰显着我院学子对生活的热爱,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经过同学们的投票,该院2018级听障班谢佳洋荣获一等奖,2018级培智三班王悦、1904班羊小溪荣获二等奖,1901班胡瑞平、蒋欣、1908班谢雨桥荣获三等奖。
特殊教育学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通过“拥抱点滴,长情告白”记录活动,让同学们明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亲情是最温暖的关怀。同学们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记录与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温馨幸福时刻,并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感受快乐。
特殊教育学院学生会生活部举办的“美食小博主”线上美食比拼活动使同学们走进厨房,提高了同学们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同学们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同学们积极参加,那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是特殊教育学院学子热爱生活,生活能够自理的见证,最终该院1903班孙艺嘉同学凭着自己烹饪的美味可口的番茄烧茄子获得美食小博主一等奖,1901班蒋欣等2位同学获得二等奖,1901班胡瑞平等3位同学获得三等奖。
学术科技创新部“心若向阳,花必绽放”短视频比赛
“美食小博主”线上美食比拼活动
在这场“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检阅下,特殊教育学院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科学应对,顺利保障了空中课堂的教学质量与学生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充盈了知识,在抗疫活动中学会了肩负使命,在学生活动中明确了青年担当。这些点滴的进步和成长,汇聚成蓬勃的青春力量,让同学们在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道路上更加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里指出:“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所以,“奔涌吧,后浪!”,在这场全国抗疫“大考”中,特殊教育学院学子们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努力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疫情终将过去,特殊教育学院的学子们学无止境,共克时艰,一起期待在特师校园的重逢和再次相遇。(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