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
关注

疫情下,特教学生如何接受教育?南特师举办高峰论坛

紫金山新闻
2020-05-17 18:46

疫情下,如何让每一位特教学生都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5月16日,“疫情‘大考’与特殊教育高峰论坛”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办,来自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业界人士相聚“云端”,聚焦国家对特殊教育的现实需求,就疫情“大考”中的特殊教育思考、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行动开展了多层次、立体式高峰对话。

论坛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中国残联-东南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无障碍联合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

疫情阻断了传统的特殊教育教学方式,代之以非面对面沟通的线上资源,这对于各类在认知、情感、智力、语言、社会发展等方面原本就存在障碍的特殊儿童来说,则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沟通”障碍。

“服务和支持好每一位残疾学生,努力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校长陈克军教授给出的答案。学校在前期细致摸排的基础上,针对5种类型420名残障学生的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并提供了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了在线教学案例为主体的学习支持方案,并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则进行辅导与反馈。

同样面对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校长范里分享了该校应对办法:“我们搭建了‘新特教’在线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制定一生一案的个别化支持计划、组织个别化的线上教育和线下指导、推广特殊儿童线上教育资源、落实线上教育质量监控。”

“在疫情的大考下更需要我们改变观念、变革方式,让每一位特教学生都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说。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李泽慧教授基于对家长的调查,通过分析网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提高特殊教育网课质量应该着力于四点:设计适合的课程、改进网课的教学方法、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把家长培训纳入课程整体规划。

“家校合作是融合教育最佳实践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邓猛教授认为,实践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疫情防控期间,更要积极发挥网络平台、数字媒体的资源库作用,分门别类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线上教学,运用好技术手段,真正建立特殊教育的家校共同体。

“网络教育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残疾人的教育需求有障碍。”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曹进德表示,将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不遗余力地增加人工智能与特殊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融合中国公益项目网络联合多地的身心障碍者家庭互助组织和服务机构,形成“特殊需求困难家庭紧急救助响应网络”,这些组织立足当地,快速响应心智障碍者家庭防疫需求。“家长组织基于在线收集的特殊家庭需求,开展了在线互动、线上赋能、居家运动、劳动打卡、线上沙龙、线上加油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有机补充了线上教学的不足,有力支撑了心智障碍者的特殊教育需求。” 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副理事长戴榕说。

通讯员 李永康 杨黎珍

南报融媒体记者 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