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暨无障碍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国家部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组织及企业的百余位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新路径,推动无障碍教育与行业深度协同,为无障碍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大会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服务特殊群体需求的重要举措。大会旨在通过学科建设与行业融合,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耦合的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无障碍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大会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和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无障碍管理学院)、全国无障碍管理培训与咨询中心、江苏省无障碍管理研究中心、江苏共享发展研究基地承办。
会上,“无障碍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并揭牌。共同体的成立,汇聚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旨在打破长期以来无障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壁垒,探索建立协同育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机制。通过共建课程教材、共育专业人才、共推科研攻关、共享实践基地等方式,共同体将形成“产教研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为无障碍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这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无障碍管理本科专业之后的又一重大探索,也是推动我国无障碍事业由分散探索走向系统推进的重要举措。它将成为全国无障碍领域跨界协同的示范平台,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搭建起长效机制。
随后,大会举行公共管理学科行业导师聘书颁发仪式和“CCSC无障爱”奖学金颁奖仪式。行业导师聘任是公共管理学科申硕建设的重要环节,旨在借助行业专家和实践导师的力量,推动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此次获聘的行业导师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权威专家,他们的加入将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CCSC无障爱”奖学金则旨在表彰在学业成绩、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子。
在上午的开幕式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彬江致欢迎辞,对长期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并指出学校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继续深化无障碍管理学科建设,强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巡视员高华峰在致辞中强调,无障碍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江苏省残联将一如既往支持学科发展和共同体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无障碍管理本科专业的探索与实践,认为这为无障碍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下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无障碍事业的前沿议题作了高水平的学术演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以国家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无障碍事业发展的政策背景和顶层设计,指出要推动无障碍建设走向法治化、系统化和全民化。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王宁,强调无障碍设计需要在整体规划、细部设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实现全覆盖。来自同济大学的潘海啸教授结合多年的城市规划研究,呼吁无障碍理念应当融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浙江大学无障碍设计研究所所长陆激教授,分享了跨学科融合与智慧化设计的最新探索。住建部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研究所田涛研究员,聚焦标准规范与政策实施路径,提出了推动行业协同和质量提升的建议。武汉理工大学无障碍标准化研究与服务中心特聘教授马卉,首次系统提出将无障碍理念全面纳入应急安全管理体系,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下午的分会场研讨环节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无障碍环境建设研讨会围绕全过程咨询、智慧出行、适老化设计展开交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残疾人事业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则聚焦融合教育、智能协同、社会组织助残等热点话题;无障碍管理专业教材评审研讨会审议了系列教材大纲与编写方案,标志着我国无障碍管理学科的教材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作为全国首个无障碍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近年来不断深化学科建设,积极开展教材建设、科研攻关和社会服务,先后成立江苏省无障碍管理研究中心、全国无障碍管理培训与咨询中心,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无障碍学科发展体系。此次无障碍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校政行企深度合作,为培养高素质无障碍管理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原文链接: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d9edd3e4b007c440a9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