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研究,从经典原著中汲取真理力量,2025年8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程组织全院教师赴南京图书馆,参观“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江苏巡展”。这是一次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社会文化空间、将理论学习教育与珍贵历史文献相结合的实景实践活动。共建单位机关党委第三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也一起前往参观学习。
院长张九童教授在参观伊始表示:“本次参观十分难得,不仅是一次珍贵的学术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参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原始文献,为我们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丰富滋养。这些珍贵典籍是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典藏文献展汇集了南京图书馆馆藏的众多珍贵马克思主义文献。展览系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以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创新的光辉历程,其中不乏早期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巨著,以及大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译本、手稿、早期报刊和相关研究著作。
在展厅内,老师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一件件承载着历史与思想的珍贵文献前驻足凝视。从泛黄书页上的精辟论断,到不同语种版本见证的思想跨越山海传播;从早期共产主义者笔迹铿锵的翻译手稿,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光辉文献……展览以具有震撼力的实物形式,勾勒出一条清晰而壮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如何照亮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又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强大思想基础。
学院一位资深教师在参观中表示:“这个展览不仅仅是一次文献的陈列,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和一次精神的淬炼。这些珍贵的原始文献,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邃与伟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内涵。”
“课本上的理论突然变得如此鲜活和具体!”一位青年教师感叹道,“看到这么多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我仿佛看到了思想火种在世界各地被点燃、传递的过程。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原原本本学经典、悟原理的热情,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的学术自信与使命担当。”
本次参观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教学模式、深化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它成功地将抽象的理论学习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历史体验,引导教师在穿越百年的书香墨韵中,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切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信仰追求,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学习方式让理论“活”了起来,极大地激发了研读经典的原动力与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的使命感。
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黄珏表示,未来将继续利用像南京图书馆这样的优秀社会文化资源,打造更多“行走的思政课”,引导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基,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文、图/吴敏 编辑/曹宗敏 宋宁宁 审核/黄珏 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