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1:2500人!孤独症儿童康复人才匮乏 如何填补缺口全方位服务来自星星的孩子?

来源:央视新闻日期:2024-04-02浏览:11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患者,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对外部事物视而不见,对外界声音听而不闻,孤独而安静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目前,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超过1000万,而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主要依靠非医学的教育干预方式。

  然而,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的专业人员缺口大,流动性强,且缺乏相关资质认证。教育部去年新增的本科专业中,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位列其中。一年过去了,孤独症儿童教育有哪些改善?如何填补康复人才缺口,全方位服务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脑部神经发育障碍,主要通过非医学的干预方式来获得行为改善。据统计,我国目前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的人员有10万人,其中残联在册的康复师有2.3万人,与患儿的比例大约为1∶130。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梦麟介绍,能提供高质量服务即持有国际认证干预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凤毛麟角,平均一个专业康复师需要服务2500个儿童。

  孙梦麟:行业教师年轻化的趋势明显,他们的学历和受教育程度都在不断提升,有教育学和医学专业背景的加持。但是很多人毕业后并不会选择从事这个行业,而是做普通的教师和医生。人才匮乏恰恰说明,我们这个行业教师得不到社会认可,职称结构优化不足也阻碍了他们职业生涯发展。

  孤独症儿童患病率的逐年提升,对专业化的康复需求越来越急迫。然而,我国现有的孤独症康复机构80%以上是民办机构,而且大多由非专业人士或患儿家长举办。孙梦麟坦言,从业人员供需缺口大,缺乏国家统一的职业种类认定和资质认定,甚至也出现一定的行业乱象。

  孙梦麟:有的民间机构康复师训练两三个星期就上岗,这样的情况大有人在,完全不符合规范。孩子多老师少,有的老师在机构学了一点技术就去做作坊。一些大机构周边能有几十个、上百个作坊,租一间房子,家长就带孩子去,一小时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不等,还供不应求。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超过60%的孤独症儿童需要排队等候才能进入机构接受训练,有超过20%的儿童需要排队3个月以上 才能进入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天津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副会长、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创始人张原平告诉记者,人才短缺已经严重阻碍了孤独症儿童黄金年龄的抢救性康复。建议与专业院校合作共建孤独症康复微专业,提升行业人才培养的效率。

张原平:我们跟天津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合作,在那开了孤独症康复选修课,行业发展还是需要人才,通过和学校对接,使大学生到机构实习,有导师指导他们,这样可以为行业输送、储备人才。

  只有合格的孤独症康复师才能有效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矫正,让他们有可能融入社会。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孤独症儿童教育成为被列入目录的新专业之一。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 、孤独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拉表示,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科课程逐渐成熟,更加注重实践导向。

  李拉:直接培养面对孤独症孩子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师资,一直以来,这是设置该专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就是注重实践导向,它一定要使我们培养的师资能够面对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和机构里边的这些孤独症孩子,为他们在教育情景中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更好教育举措。

  在孤独症人群数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下,新增孤独症儿童教育本科专业是解决孤独症康复师资短缺的第一步。李拉表示,今年将继续扩大孤独症儿童教育本科招生规模,如果有更多院校去做这种师资培养,对于缓解孤独症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会有一些改善。但是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不仅仅是康复问题,更是教育问题。

  李拉:这些孩子的发展不仅仅是康复问题,更核心的是通过教育获得发展的问题,获得社会化的问题。通过教育获得成长,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针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使他通过教育能够有所长,发挥优势潜能,让他也可以有成功的人生体验,我觉得这是教育的使命,这是教育的任务,这个是康复代替不了的。


监制丨陈秉科

记者丨车丽 杨守华 贾立梁 刘正则


原文链接: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5858374451218167227&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track_id=D7666EC5-AF49-4C08-B1F0-48BFCB712137_733756496070&share_to=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