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院举办虚拟教研室教研暨智慧教学大赛备赛教研活动

来源:特殊教育学院(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指导中心)日期:2023-05-14浏览:547

  510日,由我校主办特殊教育学院承办的“聚焦师范教改,精研智慧课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智慧教学大赛备赛教研暨特殊教育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在学校博远楼106-AI远程智慧教研中心举行。本次活动包含智慧大学展示课、教师微报告、专题报告、五地线上线下智慧教研、师范类高校评课研讨等环节,我校教务处处长范莉莉教授、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李拉教授,贵州省安顺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邱天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陈星火副教授,上海杉达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于东兴教授,咸阳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赵婉莉教授、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黄云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春梅副教授、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吴权威教授、刘彬教授等参加活动。

活动由我校特殊教育虚拟教研室主任陈琳主持,她指出虚拟教研室如何化“虚”为“实”,落地生根是本次活动探讨的重点方向。本次活动依托信息技术,虚拟教研室集聚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专家,探索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教研模式,将虚拟教研室落地实践。


我校特殊教育虚拟教研室主任陈琳

  

  范莉莉处长作活动致辞,她对近些年学校信息化建置与实践成果进行汇报,南特聚焦“金课”,着力于信息化建设、师范生培养、教师专业成长,用智慧教育谱写“四部曲”,效果显著,成果斐然。


教务处处长范莉莉


  本次活动以“智慧教研”为中心,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观摩特殊教育学院屈可铮老师的智慧课例《孤独症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线上线下观摩专家、老师通过扫码进行同步打点标记。苏格拉底议课APP可以更换焦点类型,选择点评方向,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建议点、教学设计新颖点通过文字、拍照等方式进行记录。







  课例展示结束后,特殊教育学院教师石晓辉老师和慕雯雯老师进行点评,两位老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教师行为给予认可和肯定。许梦阳老师从教学法的角度进行观摩评课,表示本节课的技术运用让课堂教学更完美,师生互动更高效。


 

  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刘彬教授主持教研评课与研讨环节,打开苏格拉底平台,苏格拉底标记清单展示了所有评课记录,众筹集体智慧,打造青年教师研修学习的优质教研资源库。



  安顺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邱天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陈星火教授、上海杉达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于东兴教授进行专业点评。

  邱天龙教授基于特教专业进行总结提炼,他表示本节课教学内容从自闭症儿童影响到干预,整堂课逻辑清晰,联系紧密,层次感强,智慧教室的使用让学生获取知识快捷,回复家长来信板块设计新颖。陈星火教授表示,本堂课利用信息化手段,二次作答技术的使用让课堂教学效果突出,通过录音采集学生的回答设计也很新颖,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并在课程导入、知识体系阐述、教学课件设计方面提出中肯建议。于东兴教授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创新教学教研方式,对师范教育教改有重要意义,希望以“师范生培养”为目标,连接更多智慧大学形成长期的、基于实践的、可持续的联盟组织。


安顺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邱天龙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陈星火教授

上海杉达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于东兴教授

  

  刘彬教授结合本堂课的教研数据分享《学校问题驱动教学的TPC融合设计》。他指出课堂教学是金课的主阵地,师范高校的教改要从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真实性情景式学习,同时,高校打造金课要有“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他结合三位专家的点评建议,生成TPC融合结构化模型,对本次活动具有参考意义。


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秘书长刘彬教授

  吴权威教授带来《培育未来好老师,改变世界的力量》专题分享,他从“深度融合理念(TPC+智慧教学系统(醍摩豆)+AI教练辅助教师专业”三个要素阐述现代教育理念要融合信息技术

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吴权威教授

  

  智慧众筹勤思索,齐守云端共成长。本次活动聚焦“云上教研”,众筹多位专家的“听课建议”,强化信息技术在师范类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了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推进了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图/梁舒华 杨晓静 编辑/尚海艳 宋宁宁 审核/李拉 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