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特殊师范教育的发祥地
四十载春华秋实,四十载立德树人。黄军伟表示,南京特师扎根中国大地,不忘特教初心、不负时代召唤、不懈艰苦奋斗,书写了“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的绚丽篇章。

△黄军伟
据悉,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特教师资的师范学校。学校于 1982 年由教育部创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项资助。学校建立开辟了中国特殊师范教育的新路径,填补了中国师范教育体系的空白。1997 年,学校由教育部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建校 40 年来,学校实现了由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先后成立“中国盲文手语研究院”“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研究院”江苏共享发展研究基地 ,设立全国唯一的“无障碍联合重点实验室”;研制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义务教育聋校课程标准》等国家标准;编写《聋校数学课程与教学》和《基础手语》等全国通用特殊教育教材;开展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和盲文手语应用与推广,被认定为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作为中国现代特殊师范教育的发祥地,南京特师 40 年来始终坚持服务中国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从现代特殊师范教育的“萌芽”,逐渐成长为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残疾人事业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王立新
校长王立新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将秉承“博爱塑魂”的校训精神,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努力建设成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国家品牌、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高端智库、展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窗口。
3 万多名毕业生常年坚守特教一线
40 年来,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做特教师资培养的开拓者。学校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耕耘在特教领域。3 万多名毕业生常年坚守在特教一线,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了青春力量,也为学校赢得了“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美誉。

△校友代表邓晓红发言
母校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拳拳爱心,如涓涓细流潜入每个南特毕业生的心田。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深圳市罗湖区星园学校副校长邓晓红作为校友代表,深情回忆了与南京特师的结缘经历和在南京特师度过的青春时光。

△学生代表集体献词
红日昭昭,生于东方;少年朗朗,立于金陵。生逢盛世,重任在肩;风华正茂,无畏追梦。 学生代表集体献词,以清澈而坚定的声音发出青年学子胸怀大志、矢志奋斗的时代强音。字字铿锵,饱含深情,展现新时代南特人心系国家、心系特教,不负韶华、勇攀高峰的昂扬风貌。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致辞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在讲话中表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迎来建校 40 周年,这不仅是学校值得庆祝的大事,也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希望南京特师抓住机遇不惧挑战,既要脚踏实地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推动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还要有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目标和更强的进取精神。坚持特色办学,突出特色;坚持高质量发展,突出创新;坚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德师风。
通讯员 杨黎珍 宋宁宁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楠
(通讯员供图)
原文链接:
https://app.myzaker.com/article/63970b471bc8e06b5c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