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耕耘塑特教英才(二)

——2022年我校优秀教育工作者风采
来源:党委宣传部日期:2022-09-09浏览:1174

  情暖金秋,敬颂师恩。无论是大胆创新推动专业建设,还是用思想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又或是居于幕后全心全意服务师生,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热爱,践行着“博爱塑魂”的校训精神。在全国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申小梅、李小婷等10位当选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兢兢业业,不惧困难,为培养特教英才而努力。

 


大胆创新 助力专业建设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是管理学院副院长康丽一直坚持的理念,她务实工作,在一流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公共事业管理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残疾人事业管理方向)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等项目,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截至目前,管理学院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一流课程10门。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荣霞在思政课的课堂实践中形成“讲而不灌”的教学风格,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思政课智慧教学改革,实施“教赛一体、思教融合”,建设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培养青年教师,也提升了学院自我教学改革。

  特殊教育学院的赵文超老师积极承担多门新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任务。她心系专业建设,在2022年我校第一次自行组织特殊教育专业教师资格认定的工作中,独立完成了这一职业资格认定笔试和面试题的拟定、评分标准的制定以及面试评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继续教育处处长沈剑辉,全国盲人定向行走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主编《定向行走指导师培训教材》《特殊儿童定向行走训练》教材2部,主持研制教育部2016年颁布的《盲校义务教育定向行走课程标准》;培训定向行走人员约1500名,定向行走训练已惠及全国几万名视力残疾人。

思想引领 厚植博爱情怀

  机关党委书记章小军认真践行“以生为本、以爱为铭”,倾心倾力服务师生。在特教学院担任党总支书记期间,谋划推进“塑博爱之魂,兴博学之风,做博雅之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三博教育”学生工作品牌。在学工处担任处长期间,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基本遵循,贯彻“立足一个主题、打造一批亮点、建好一支队伍”工作思路,坚持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语言学院副院长徐琴芳持之以恒求学问,一心勇攀科学峰,在国际顶级期刊SSCI刊物发表儿童发展性障碍论文12篇。她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为己任,全心全意服务师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她指导学生参与特殊儿童语言学习和研究,带领学生参加国际会议,为学生拓展实习基地,传播特师博爱的力量。

  2009年8月,教育科学学院的李国敏成为大学生辅导员,12年来,她累计带学生1300余人,她始终热爱学生工作,努力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她看来,辅导员工作是神圣的。她说:“学生是我人生路上最动人的风景,和青年在一起,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她发挥专业所学,长期担任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长期从事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十年坚持终究会收获累累硕果。自2012年9月成为辅导员以来,康复科学学院的吴冠磊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二三四育人工作体系:悦读和悦动“两悦”结合,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助学、助困、助力“三助”并举,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寻梦、筑梦、追梦、圆梦“四个”步骤,全方位铺就学生成长之路。10年累计带教五届毕业班学生,95%以上的毕业生投身于我国残疾人事业与特殊教育一线。

爱岗敬业 全力服务师生

  财务处综合科科长申小梅自进入我校工作以来,先后在审计处、财务处经历了多个岗位的历练,不管身处何职,都秉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理念,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她的电话经常变身24小时热线电话,老师查询年终绩效、学生咨询奖助学金、合作银行联系工作对接,申小梅总是和颜悦色,耐心回答。有时候为了方便老师,她还经常利用午休或下班时间为老师办理相关业务。

  从事一线教学管理工作14年来,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务秘书李小婷经常以校为家,常年坚守在一线。为方便向聋人学生传达管理通知,她认真揣摩聋人学生的理解思维,编辑和细化相关通知和表格,以方便其理解;为了与聋人学生沟通便利,她主动学习手语,获得聋人学生的点赞。

  今年正值建校40周年,学校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弘扬“博爱塑魂”的校训精神,以这些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榜样,勇担立德树人的使命任务,躬身敬业,攻坚克难,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文/宋宁宁 图/胡岳 受访者供图 编辑/宋宁宁 审核/杨黎珍 程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