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盲文手语研究与应用中心组织召开《助残志愿服务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作者线上研讨会。蓝皮书顾问、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蓝皮书主编凌亢教授主持。蓝皮书副主编康丽从皮书撰写背景、定位目标、内容框架、作者团队、撰写要求及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吕世明指出,助残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助残领域落实落细,在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6周年之际,凌亢教授团队聚焦助残志愿服务这一领域,汇集专家学者共同研制国内首部助残志愿服务蓝皮书,对我国助残志愿服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编好蓝皮书、充分发挥蓝皮书的价值,吕世明强调,一要加强创新,严格规范。要坚持蓝皮书原创首发的定位,要严格遵循蓝皮书编写体例规范要求;二要与时俱进,聚焦重点。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我国助残志愿服务发展中问题、矛盾和挑战,探索促进助残志愿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助残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三要加强传播,扩大影响。要充分发挥蓝皮书智库成果出版与传播平台的作用,通过研制发布蓝皮书,传播助残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助残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助残志愿服务文化,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江苏大学、广州志愿者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晓庄学院、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北京博能志愿基金会、无锡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单位的20余名作者参会,充分交流并研讨了蓝皮书撰写事宜,对于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等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凌亢教授在总结中表示,编委会将按照吕世明顾问的要求,系统总结助残志愿服务工作成效、科学分析新发展阶段助残志愿服务发展特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和实践体系,作者团队将加强交流与协作、齐心协力按时间节点要求做好蓝皮书撰写、出版与发布工作,积极推动助残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文/康丽 刘洁 审核/陈蓓琴 杨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