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校学报编辑部和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联合举办的“创新引领时代,技术筑梦特教”——第五届卓越研究生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柯政教授、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泽慧教授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顾定倩教授先后为论坛开幕式致辞。三位教授对论坛在特殊教育研究型人才培养中的影响给予积极肯定,对研究生的专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11日上午,论坛安排了三个主旨报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史惟副主任医师从医学的视角切入脑瘫儿童的康复与教育,重点介绍了过去十年上海卫生医疗及教育部门携手探索支持脑瘫孩子正常上学的经验与相关科研成果,强调了医教结合对于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也用特教名校长的榜样激励年轻学子们肩负专业的责任、探索专业的乐趣。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欢副教授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经历,深入剖析了研究应如何选题,综述该把握哪些要素,又以自己所发表的多篇论文为例,系统介绍了文献综述的具体类型和行文规范,为大家进行规范科研提供了实用性极强的范例。我校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拉教授以《融合教育学的建构》为题,从融合教育学存在的必要性、融合教育学的概念、融合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融合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阐释了融合教育学目前面临的多重困境以及研究可开展的方向。
下午举行的研究生报告分两场进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以及英国华威大学的8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别围绕特殊儿童语言发展、特殊儿童感知觉特征、特殊教育信息技术与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等主题进行分享。来自线上线下的同学及老师围绕汇报内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华东师范大学邓猛教授、曾凡林副教授,以及重庆师范大学申仁洪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于素红教授分别对两场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主任昝飞对本届论坛进行总结。昝飞鼓励广大研究生以前辈为榜样,怀揣对特教的热忱,继续发挥学术力量,积极创新、砥砺前行,迎接特殊教育高速发展中的挑战和困难,推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届论坛采用现场会议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共计吸引了全国各地超过2500名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特殊教育卓越研究生论坛的影响不断扩大,成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文/孙会 审核/李泽慧 杨黎珍)